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5058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6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Si-28 S-32 C1-35.5 Fe-56 Cu-64 Te-128 Ba-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CO2 B. KOH C. MgO D. K2CO3【答案】C【解析】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MgO是碱性氧化物,它能和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CO2为酸性氧化物,KOH属于碱,K2CO3属于盐。故

2、选C。2. 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A为圆底烧瓶;B为容量瓶;C为锥形瓶;D为分液漏斗,故选B。3. 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氨气 B. 碳酸钾 C. 盐酸 D. 氯气【答案】A【解析】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OH-,并不是氨气本身发生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B、碳酸钾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钾离子和碳酸根,能够导电,所以碳酸钾是电解质,故B错误;C、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睛: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

3、不是非电解质。4.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O+H2=Ca(OH)2 B. SO2+H2O2=H2SO4C. Fe2O3+6HCl=2FeCl3+H2O D. NaHCO3+NaOH=Na2CO3+H2O【答案】B5.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氯化钠溶液 B. 硫酸铜溶液 C. 鸡蛋清溶液 D. 酒精溶液【答案】C【解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是离子,酒精溶液的分散质粒子是小分子,这三种分散系都属于溶液;鸡蛋清溶液是指高分子蛋白质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体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C。点睛:“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名

4、为溶液,实际上是胶体体系,此为易错点。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HCO3能与碱反应,所以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 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C. 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D.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答案】A【解析】A、碳酸氢钠做膨松剂不是因为与碱反应,是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B、还原铁粉具有还原性,易和氧气反应,常用来作食品内的吸氧剂,B正确;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具有黏性,可作粘合剂;硅酸钠溶液涂刷木材,能渗入缝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因此可以有效的防火,故C正确;D、盐析为是指加浓无机盐溶液降

5、低蛋白质的溶解,促进蛋白质变成沉淀析出,可逆过程,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故D正确。选A。7.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20的Ar原子:Ar B.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C. 次氯酸的电子式: D. CH4的比例模型:【答案】D【解析】A、核素符号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Ar原子应表示为,故A错误;B、硝基苯中,硝基与苯环是由碳原子与氮原子成键,正确的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O,电子式应为,故C错误;D、CH4是正四面体结构,且碳原子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故D正确。选D。8.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B.

6、金属镁分别能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中燃烧C. 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D.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答案】D【解析】A、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A正确;B、镁与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与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故B正确;C、现代工业主要采用“火法炼铜”,即在高温条件下培烧黄铜矿,故C正确;D、二氧化硫不能漂白石蕊,故D错误。故选D。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 将农业废弃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是对生物质能

7、的有效利用C. 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则反应放热D. 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答案】B【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生物质发酵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比如甲烷,是对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故B正确;C、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则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反应吸热,故C错误;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违背能量守恒规律,水分解是个吸热反应,这是不可逆转的,故D错误。故选B。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 试纸在检测气体时必须先湿润

8、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须烘干才能使用C.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 蒸馏完毕后,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答案】A【解析】A、气体只有溶于水才能显示酸碱性,比如氨气需要先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氯化氢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发生电离,故PH试纸必须先湿润,A正确;B、容量瓶中有水对实验没有影响,故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放出,故C错误;D、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烧瓶中溶液冷却后,再停止通冷凝水,因为在停止加热之后体系内温度依然很高,还会有少量蒸气溢出,如果停止了通水,那么蒸气可能引起冷凝管炸裂,故D错误

9、。故选A。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O与D2O互为同素异形体B. 乙二醇(HOCH2CH2OH)和甘油(CH2OHCHOHCH2OH)互为同系物C.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沸点各不相同D. (CH3)2CHCH2CH(CH3)2的名称是2,5二甲基戊烷【答案】C【解析】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H2O与D2O均为化合物,故A错误;B、结构相似才能互为同系物,乙二醇分子中含有2个-OH,而甘油分子中有3个-OH,故B错误;C、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沸点不相同,故C正确;D、(CH3)2CHCH2CH(CH3)2的名称应为2,4

10、二甲基戊烷,故D错误。选C。点睛:同系物要求必须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均相同。12.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3Z(g)H=-akJmol-1(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能为akJC. 当X、Y、Z的浓度之比为1:2:3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降低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答案】B【解析】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B、没有已知起始物质的量,若该反应向右进行,反应了1molX,放出的热

11、量就是akJ,故B正确;C、X、Y、Z的浓度之比为1:2:3并不能表示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改变了,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故C错误;降低温度,任何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D错误。故选B。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氨水中通入少量SO2:SO2+NH3H2O=NH4+HSO3-B. 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C. 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D. 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I-+2Cl2=2Fe3+I2+4Cl-【答案】C【解析】A、氨水中通入少量SO2,应该生成亚硫酸铵,故A错误;B、原子不守恒,故B错误;D、FeI

12、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那么Fe2+和I-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Fe2+和I-应该是1:2,故D错误。故选C。点睛:SO2、CO2与碱发生反应,少量气体则生成正盐,过量气体则生成酸式盐;一种物质中的两个离子均完全反应,则方程式两者必须符合物质中本身的比例。14.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WB. 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ZW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D.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答案】D【解析】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假设W是第一周期,则W为He元素,最外层为2,

13、那么Z、Y、X的最外层分别为7、6、4,此时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不符合题意,故假设不成立。W应处于第二周期,X、Y、Z处于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2,Z最外层电子数是a+3,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4,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a+(a+2)+(a+3)+(a+4)=21,解得a=3,故X是Al元素、Y是P元素、Z是S元素、W为F元素。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由左至右逐渐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XYW,故A正确;B、W为氟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单质氧化性WZ,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Y,故气态氢化物的稳

14、定性:WY,故C正确;D、非金属性ZY,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ZY,其他价态不能根据非金属性比较,D错误。故选D。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 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 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乙烯消耗的氧气多D. 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该气体可用来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答案】D【解析】A、聚氯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故A错误;B、即使苯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其间二甲苯也只有一种结构,故B错误;C、1mol乙烯完全燃烧消耗3mol氧气,1mol乙醇完全燃烧也是消耗3mol氧

15、气,故C错误;D、煤气化生成CO、H2,两者均可以用来合成烃、甲醇等有机物,故D正确。选D。点睛: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可以燃烧的气体,比如CO、H2,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指将煤转化为可以燃烧的液体,比如甲醇,这也是一个化学变化。注意与水的液化、气化相区别。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B. 淀粉、纤维素和蔗糖都属于糖类,一定条件下水解都只生成葡萄糖C. 蛋白质在人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再彼此结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D. 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答案】B【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错误,选B。17.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如图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B电极是正极B. 电池内H+从左侧向右侧迁移C.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CH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