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49834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11月)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

2、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物镜后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B.若视野中要观察的细胞在右下方,需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至视野中央C.观察时物镜镜头距离装片最远和使用光圈最大的分别是D.换用高倍物镜后需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的组成不含核酸,核酸的组成也不含糖类B.部分蛋白质是酶,所有酶是蛋白质C.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相等3.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苏丹染色花生子叶,观

3、察脂肪颗粒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呈红色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双缩脲试剂先加入NaOH 1 mL,再加入等量的Cu2SO4D.不能选用西瓜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主要是因为西瓜瓤的颜色干扰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4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4、2 B.10、8 C.14、12 D.6、45.下列生化反应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B.好氧细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C.消化道中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D.绿色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

4、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肽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B.细胞壁、细胞膜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C.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D.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7.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8%的盐酸水解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选择黑藻细胞,染色时先滴加甲基绿再滴加吡罗红C.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D.细胞核中没有呈现红色,说明细胞核中不含有RNA8.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

5、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A、B、D的种类均不同B.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的种类与正常细胞比无改变C.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K以a方式进入细胞D.若是胰腺细胞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9.如图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某植物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复原 B.结构是原生质层C.该细胞不一定在失水 D.结构的颜色随质壁分离而加深10.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哪个方面功能A.维持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B.控制

6、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膜的保护功能11.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A.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子浓度,说明离子跨膜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的B.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仅来自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C.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D.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和,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12.在一个新鲜马铃薯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进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A.马铃薯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

7、B.马铃薯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C.马铃薯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 D.马铃薯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13.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低14.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氢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过程均伴随ATP的合成B.图中过程和过程生成的H为同样的物质,均为NADPHC.图中过程消耗氧气,

8、释放大量的能量,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D.图中过程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过程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15.下列图I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丙和丁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大8.在秋天收获时,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约为20D.在B点和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16.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

9、同C.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遗传基因不同 D.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蛋白质组成不同17.某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B.由图可推测,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增殖C.15h时对照组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不一定是体细胞的2倍D.10h时对照组分裂期细胞百分比高,不能说明分裂期时间比间期时间长18.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不同生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也是不同的B.动物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所以

10、无分裂能力C.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D.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凹陷缢裂,所以不出现纺锤体19.以下关于教材中孟德尔、萨顿、摩尔根研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与萨顿的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与摩尔根的研究均运用了类比推理法C.摩尔根的研究过程中未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D.摩尔根的研究,反过来证明了萨顿的假说20.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例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B.甲、乙两个容器

11、不能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相同21.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两对基因可独立遗传,则杂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是9:3:3:1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能发生自由组合C.只根据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无法确定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D.人类的红绿色盲与性别之间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

12、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2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C.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D.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24.某株豌豆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2:2:3:3,则自然状态

13、下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A.26% B.30% C.36% D.74%25.如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结论B.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B与b的不同主要在于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D.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8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共有5大题,共50分。)26.(7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植物中提取出一种物质,为了探究该物质的作用是能氧化分解葡萄糖还是

14、能水解蔗糖,设计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l)据图l分析可能的实骏结果: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 ,则说明该物质催化的底物是葡萄糖;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 ,则说明该物质催化的底物是蔗糖。(2)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物质催化水解的底物为蔗糖,为探究该物质催化作用的最适pH,大致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加入蔗糖; 加入该物质; 水浴在最适温度下;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控制不同的pHA. B. C. D.(3)若该物质活性随pH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若将某试管的pH由c调整为b,则该试管中的颜色 (填“会”或“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27.(8分)正常土壤盐分含量约为2g/kg,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危害,选育耐盐作物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粒重相同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各植株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分析回答:(l)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时, (填“能”或“不能”)判断B品种小麦的总光合速率大于A品种,原因是 。(2)随土壤盐分含量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