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4912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走遍天下书为侣知识与能力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读记“毫不犹豫、周游”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以书为友”的习惯。教学重点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记“毫不犹豫、周游”等词语。2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教学难点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以书为友”的习惯。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谜语:有厚也有薄,

2、有字也有图,知识里面藏,越看越爱读。(打一物)2揭示答案:书(拿起一本薄书和一本厚书,根据谜语内容给学生分析)3导入新课:同学们,书为侣常伴常亲,书似家越住越爱。以书为侣,走遍天下,相伴一生,你会感到情深意笃,受益匪浅。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侣”这个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娱、趟、诵”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侣”左窄右宽,左边略高于右边。“娱”左右两部分注意穿插迎让。“盒”上面

3、的“合”撇捺伸展,下部底横稍长。“豫”左窄右宽,右下部分三撇平行,捺画伸。“诵”右下的“用”首竖在竖中线上起笔,中竖为悬针竖。“零”上面的“雨”宜写得扁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易错提示:“趟”里面是“尚”,不要写成“卜”或“己”。“编”的右边是“扁”,不要写成了“扇”。“某”的上面是“甘”,不要漏写一横写成了“廿”。(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女:娱(娱乐)如(如果)娟(婵娟)走:趟(跑一趟)赴(奔赴)越(越过)(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2)课文表达了一个什

4、么观点?明确:(1)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2)讲了本文作者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假设开始,引出了“与书为伴侣”的观点。2学习第13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思考:以“如果你独自驾舟你会选择哪一样”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开头,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用这种假设的方式开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兴趣。(2)提问:从“毫不犹豫”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确:体会到作者态度的坚定,他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书情有独钟。(3)形容说话或做事坚决果断的四字词语。形容说话或做事坚决果断的四字词语示例:毫不犹豫雷厉风行斩钉截铁毅然决然当

5、机立断直截了当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同学们,作者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呢?你们认为理由是什么呢?下节课告诉我答案吧!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伴侣娱乐盒子犹豫一趟背诵一百零一编故事某种2导入新课: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选择一本书吗?(同学答案:因为作者十分喜爱书)那么,书于作者有何意义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47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读出对书的喜爱之情。(2)“一本书!”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明确:表达了他人的疑惑与惊叹,

6、更传递出作者与书的不解之缘。(3)如何理解第4自然段?明确:进一步假设别人的感叹,为下文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作了铺垫。(4)提问:第5自然段开头的两个“我愿意”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我”从内心甘心情愿以书为伴,表达出作者对书的渴望和热爱。(5)思考:“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这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连续三个有理有力的反问句让你不得不点头承认,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同样如此。(6)思考:“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

7、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朋友能给你带来快乐,缓解孤单寂寞;家会让你感到温馨、留恋。爱书犹如爱家,读自己喜爱的书,如同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作者把书比作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教师点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7)提问:如何理解“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明确:这句话独立成段,构成了一个过渡段。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句话也是作者的观点。(8)第7自然段中“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与文章哪个地方照应?有什么作用?明确:与课题“走遍天下

8、书为侣”照应。作者按照逻辑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读书的方法,启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收获。在作者看来,书不是呆板的、枯燥的,而是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2学习第8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第8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明确:因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读书的方式、方法就会不同,即使是读同一本书,感受和收获也会各不相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倡导用自己的方式阅读,将一本书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知识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2)这一自然段放在文章最后,有什么作用?明确:深化主题

9、,总结全文,进一步阐明对书的理解,说明书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伴侣。3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明确:作者首先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时,自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然后又假设别人的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再巧用反问和比喻,说明书就像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常见常新。最后自然而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愿意_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_那本书。首先我会_,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_把这个故事_下去,

10、回过头来_我最_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_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_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明确:坐读思考继续编品味欣赏忽略想象(2)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使描述、说明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更容易理解。2总结。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一本好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快乐,还有慰藉。让我们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吧!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其乐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