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4876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共48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下图示意19952005 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 年间我国( )A. 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B. 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C.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D.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2. 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A. 老龄化严重B. 城乡温差加大C. 就业压力增大D. 土地供应紧张【答案】1. B 2. D【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化【1题详解】改为“从图中看在1995年到2005年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

2、一定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总人口数量增加,但是人口密度不断减少,说明我国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B正确;城市环境质量从图中读不出来,逆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2题详解】从图中看在1995年到2005年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总人口数量增加,可知我国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会导致我国土地供应紧张,D正确;城市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老齡化、就业压力和城乡温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题。3. 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 加强各区之间

3、的联系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4. 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 处和处B. 处和处C. 处和处D. 处和处【答案】3. B 4. A【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处或处。但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处较合适。考点:

4、城市布局模式的优点;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的布局。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B. 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C.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D. 地形封闭的城市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答案】C【解析】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等,故C正确。工业废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水;地形封闭的城市不利于空气扩散,会加重大气污染。故A、B、D错误。6.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

5、)。对此你的看法是()A. 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B. 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C. 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 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城市化【详解】农民大量进城市,对城市发展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发展,C正确;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读下图兰州市略图,回答下列小题。7. 兰州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形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矿

6、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 政治、经济的发展C. 交通运输的需要D.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8. 兰州市联系外部的交通线路中,东西向与南北向线路相比()A. 南北向线路造价高,是由于矿产分布的影响B. 东西向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C. 南北向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D. 东西向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答案】7. D 8. C【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城市一般选择在低地平原、河谷地形,由于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功能,很多城市沿河而建。穿城而过的河流起到隔离带和美化作用,但也对跨河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7题详解】根据材料,兰州沿黄河河谷而建,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

7、,因此其城市分布深受地形和河流影响,选D。【8题详解】东西向线路与南北向线路相比,南北向线路需要穿越河流、跨河谷,造价高,选C。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9. a功能区是()A. 商业区B. 住宅区C. 工业区D. 农业区10. 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A. 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 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C. 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 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答案】9. A 10. C【解析】【9题详解】读图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付租能力最强,

8、地租最高应为商业区。故该题选A。【10题详解】根据图示b1和b2的位置判断b1为低级住宅区,b2为高级住宅区。b1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环境较差,工人上下班较方便,故A错误;b2形成高级住宅区的原因是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B错C对;据图只能判断b2位于背风坡,图示没有海陆位置和坡向所以无法判断日照情况和空气湿度,D错;故该题选C。【点睛】商业区的特点多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多,辐射范围广。低级住宅区环境差,交通不便,离工业区近,便于上下班。高级住宅区往往选择环境好,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多在高坡等。下图为我国山东某城市中心道路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 如果在图示区域增

9、加一个汽车站,其最佳区位是()A. 甲B. 乙C. 丙D. 丁12. 从用地功能看,图中阴影区域最适宜发展()A. 工业用地B. 商业用地C. 政府机关用地D. 居住用地【答案】11. D 1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和城市交通,位于交通通达度好的地方,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一般布局商业区;城市交通布局,既要方便居民出行,又要防止交通拥堵。【11题详解】甲与已有的公交车站正相对不合适,乙丙在街道的十字路口,易造成交通堵塞,只有丁处与已有的公交车站分在两侧,利于公共汽车的出入。【12题详解】街道的十字路口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四个选项中商业付租能力最强,所以最适宜发展商业用地。读图回

10、答下列问题。13. 乔家大院建筑特色与设计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A. 院门向东日落方向B. 正房高大尊卑有序C. 屋檐倾斜冬季防风D. 高墙深院遮挡阳光14. 在乔家大院众多传统题材的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如图),说明()A. 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B. 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C. 铁路最早出现在山西省D. 建造者的想象力丰富【答案】13. B 14. A【解析】【13题详解】院门向东,应是朝向日出方向,A项错误。正房高大,显示尊卑有序,B项正确。屋檐倾斜是为了雨季排水,C项错误。高墙深院,冬季可以防风,D项错误。【14题详解】在传统题材的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说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A项正确,B

11、、C、D项无法体现。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方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兰州高原夏菜主要供应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可能是()A. 东南沿海农业用地少蔬菜产量低B. 高原夏菜品种优良,市场占有率高C. 南方夏季灾害多发,蔬菜供应短缺D.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运输成本降低16. 2016年兰州高原夏菜严重滞销并被大面积倾倒。其中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夏菜可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 市场距离远,信息闭塞B. 流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C.

12、 技术含量低,生产分散D. 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答案】15. C 16. A【解析】【15题详解】夏季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多发,蔬菜产量低、品质不高,兰州高原夏菜弥补了东南沿海的蔬菜供应缺口。故选C。【16题详解】兰州远离销售市场,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影响夏菜销售。因此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夏菜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故选A。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回答下面小题。17. 该城市可能位于( )A. 两广丘陵B. 黄土高原C. 东北平原D. 山东丘陵18. 影响该城郊农业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条件B. 城市空间结构C. 消费市场D. 科技水平【答案】17. A 18.

13、 C【解析】【17题详解】该城市种植甘蔗、水稻,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应是位于南方地区,可能位于两广丘陵地区,A对。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都位于温带地区,B、C、D错。【18题详解】城郊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主要是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影响该城郊农业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C对。气候条件、科技水平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不是主要因素,A、D错。与城市空间结构无关,B错。点睛:甘蔗、水稻,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应是位于南方地区,可能位于两广丘陵地区。城郊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主要是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影响该城郊农业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9

14、. 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状况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壤B. 地形C. 水分D. 热量20. 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 交通条件的改善B. 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C. 政策的影响D. 市场的扩展【答案】19. D 20. B【解析】【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导因素。读图可知,图中咖啡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热带地区,而且咖啡是热带地区的经济作物,所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故答案选D。【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科技的影响下,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有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而交通的发展可扩大市

15、场的影响范围,政策可改变农业生产的规模,但是不能改变其种植的范围,A、C、D错误。故选B项。2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云南昆明的花卉水源B. 江南丘陵的茶树气候C. 海南岛的天然橡胶土壤D.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答案】D【解析】云南昆明的纬度低,热量充足,花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热量,A错。江南丘陵的土壤是酸性土壤,茶树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土壤,B错。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C错。横断山区的地势起伏大,发展“立体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D对。22.我国南方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发展农业生产。该模式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