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4868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1.有人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票的时代”,如粮票、布票、糖票、油票、煤票等。当今社会是“卡的时代”,如超市卡、银联卡、贵宾卡等。票与卡见证了我国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2.1954年,在一届人大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

2、4年,三届人大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首要任务 B.实现国家富强是探索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C.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D.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是指 ( )A.精耕细作、平

3、均主义 B.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个体经营、集体经济4.昊然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从复关到入世C.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D.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5.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

4、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 (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B.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C.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6.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把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 )A.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7.杨乃武案发生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案发伊始,社会舆论对杨乃武极为不利,但申报扭转了这一局面

5、,清统治者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杨乃武案昭雪平反。这说明了报刊 ( )A.对司法案件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 B.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办刊宗旨C.发挥了引导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D.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8.歌曲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以上歌词最可能选自 ( )A.Again1977 B.我生在1978 C.恋曲1990 D.相约19989.中国新闻网2013年中国式婚姻状况调查白皮书:“见面礼”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衣服、布料等物,80年代后期“见面礼”为手

6、表,90年代变为首饰、戒指、项链等。有86%的人认为结婚准备房子是应该的,8%的人同意接受与外国人结婚。材料反映了 ( )A.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B.对中国传统婚姻的彻底摒弃C.女性社会地位太大提高 D.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0.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仍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经济转型滋生腐败现象C.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11.1917-1950年,占

7、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并进行了建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试验。这项巨大的试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版图,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大部分进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试验” ( )A.特指列宁进行的次有益探索 B.加快了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C.助推了美苏在世界范围争霸 D.扩展到欧亚社会主义国家1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推行“新经济体制”,给企业的计划指标由原来的近30个减少为9个,国家拨给企业的资金南企业自行使用支配,企业经理有权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形式及具体的奖励指标和条件。这反映出“新经济体制” ( )A.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B.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C.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D.背离了社

8、会主义原则13.据统计,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苏联所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斯大林曾做过公正评价。他认为,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对此,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 )A.苏美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对双方均有利B.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C.意识形态的矛盾对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影响不大D.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激化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14.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

9、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15.1971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1/4,美元汇价暴跌。1973年初美元再度贬值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世纪70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 ( )A.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B.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C.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16.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法之间的仇怨,“是一个魔鬼的圆箍,一个

10、邪恶的圈套,非破除不可”。戴高乐则表示,“必须尝试把历史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他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法德的和解 ( )A.消除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 B.加速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C.促进了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 D.表达了消除民族主义的设想17.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发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

11、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18.1940年8月,日本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拟将日本与伪满洲国、中国建为一个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2005年,日本“东亚共同体评议会”明确提出:“东亚共同体必须符合日本人的价值观,必须以增大日本的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两次主张均反映出日本 ( )A.要主导地区政治经济秩序 B.主张建立东亚经济共赢共同体C.谋求全球政治经济的霸权 D.最早提议亚太区域的合作19.2017年11月20日,阿姆斯特丹和巴黎通过最后一轮投票的抽签争取到了离开伦敦的两大欧盟机构:阿姆斯特丹将迎来欧洲药品管理局,巴黎将迎来欧洲银行管理局。因为接待这些

12、机构及其雇员和分支会带来相关的经济影响,竞争十分激烈。据此可知 ( )A.欧洲一体化走向崩溃 B.欧盟经济一体化红利仍具吸引力C.欧盟内部分裂白热化 D.英国脱欧对欧盟带来了致命打击20.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 ( )A.理学世俗化的影响深远 B.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C.影视剧固化大众的文化认知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1.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主张均反映出 ( )A.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C.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D.儒家实现了信仰和社会规范的统一22.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