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4850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5)(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马达加斯加水冲玛瑙出产于贝奇布卡河口处大约5千米的河段。水冲玛瑙的寻采主要由当地土著居民使用简单工具徒手完成。下图为见齐市卡河流域示意图和马哈赞加气温与降水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贝齐布卡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为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亚热带季风

2、气候D. 地中海气候2. 贝齐布卡河携带水冲玛瑙较多的月份最可能是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3. 在河滩寻采水冲玛瑙最适宜的月份可能是A. 1月B. 4月C. 7月D. 11月【答案】1. B 2. A 3.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河流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题详解】A、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量均较大,此图降水量比热带雨林气候明显偏少,A错误;B、据右图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区最冷月气温在20C以上,为热带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1、2月达到400mm,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C、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洲地区,C错误;

3、D、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30-40之间,D错误;故选B。【2题详解】A、水冲玛瑙是在流水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在河口地区因水流流速减慢,沉积形成的。水量越大,搬运能力越强,越容易搬运到河口地区。该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12月至次年4月,河流流量大,河水搬运力强;雨水汇集到干流需要一个过程,3月份降水开始减少,应该是全流域河流水量最多的月份,携带水冲玛瑙较多,A正确;B、6月是枯水季节,水量小,B错误;C、9月是枯水季节,水量小,C错误;D、12月份雨季刚开始,雨水汇集到干流需要一个过程,河流流域水量没达到最大,河流对侵蚀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A。【3题详解】马哈赞加水冲玛瑙以人工采挖

4、为主,根据区域示意图可知,该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12月至次年4月,河流流量大,河水搬运玛瑙堆积在河床河滩;该地区5月至11月,降水量少,多晴天,河流水位低,河床河滩裸露,便于采石,采石较安全,因此当地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7月降水少,河水水位低,适宜人工采挖水冲玛瑙。故选C。ABD错误。【点睛】根据材料信息,判断玛瑙属于岩浆岩,沁色物质的最初来源是土壤。水冲玛瑙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沉积在河口的可能性,与河流携带能力相关。夏季河流水量大,携带能力强,最可能沉积在河口地区。下图所示区域候鸟数量众多,被誉为“候鸟天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与图示区域沼泽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自

5、然灾害是A. 台风B. 寒潮C. 凌汛D. 风暴潮5. 候鸟在该区域栖息、繁殖的季节主要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6. 该区域成为“侯鸟天堂”的有利条件是当地A. 河湖结冰期短B. 土层深厚肥沃C. 森林植被茂密D. 湿地面积广阔【答案】4. C 5. B 6. D【解析】【分析】以候鸟的迁徙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湿地的成因、湿地的功能以及候鸟繁殖的季节,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作答,紧扣着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4题详解】A、该地纬度高,台风不会发生,A错误;B、寒潮主要是造成降温天气,河流结冰,对沼泽形成不起决定作用,B错误;C、沼泽的形

6、成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处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高;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在河流封冻和解封的季节易发生凌汛,大量流冰堵塞河道,河水大面积泛滥;河流分汊众多等。与图示区域沼泽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凌汛,C正确;D、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温带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一种气旋,台风发生于中低纬度,D错误;故选C。【5题详解】A、春季温度仍然较低,食物来源不丰富,不利于栖息、繁殖,A错误;B、夏季气候温暖,适宜候鸟栖息、繁殖;夏季气温较高,河湖、沼泽解冻,植物生长速度

7、快,有利于鸟类获取食物。候鸟繁殖的季节主要是夏季,B正确;C、秋季降温快,食物来源较少,不利于栖息、繁殖,C错误;D、冬季温度低,食物来源最少,不利于栖息、繁殖,D错误;故选B。【6题详解】A、该地纬度高,河湖结冰期长,A错误;B、鸟类食物以鱼虾为主,和土层深厚肥沃关系不大,B错误;C、鸟类食物以鱼虾为主,和森林植被茂密关系不大,C错误;D、湿地类型多样,湿地面积广,鸟类生存空间大,D正确。故选D。【点睛】鸟类迁徙的途径是鸟类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经过的区域,决定鸟类迁徙途径的因素包括地表的地形、植被类型、天气、鸟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等。类迁徙的途径是鸟类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经过的区域,决

8、定鸟类迁徙途径的因素包括地表的地形、植被类型、天气、鸟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等。玛瑙斯市被称为“亚马孙心脏”“森林之城”,是巴西的自由贸易区和电子业中心。虽然当地劳动力价格较亚洲地区高,但是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国的公司仍然在玛瑙斯自由贸易区组装加工产品、再售售至巴西市场。下图为玛瑙斯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 玛瑙斯市被称为“森林之城”的原因是当地有茂密的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亚寒带针叶林8. 巴西政府在玛瑙斯建立自由贸易区主要目的是A. 保护热带雨林B. 促进南北协调发展C. 促进人口迁移D. 扩大城市规模9. 日、美等国舍弃亚洲到玛瑙斯自由贸

9、易区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这里A. 环境质量高B. 水运便利C. 科研力量强大D. 政策优惠【答案】7. A 8. B 9. D【解析】【7题详解】A、据图分析,玛瑙斯市位于亚马孙干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当地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因此被称为“森林之城”,A正确;B、当地位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地区,B错误;C、当地位于热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C错误;D、当地位于热带,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D错误;故选A。【8题详解】A、保护热带雨林的主要措施主要是: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和建立自由贸易

10、区关系不大,作用不明显,A错误;B、巴西地域广阔,其工业,经济,文化的发展呈区域性严重失调。为了促进北部地区特别是亚马逊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了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保护资源,巴西军人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提出了以经济发展来保障政治存在即保障主权的想法。1967年政府批准建立玛瑙斯自由区,B正确;C、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迁移,但这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D、亚马逊地区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不是城市的理想区位,因此D错误。故选B。【9题详解】A、玛瑙斯市位于亚马孙干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环境质量虽好,但是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环境质量不是日、美等国设厂的主要原因,A错误

11、;B、玛瑙斯市位于亚马孙干流,水运便利,但巴西海岸线长,水运比内河更便利,B错误;C、玛瑙斯自由贸易区早期经济落后,科研力量不强,C错误;D、巴西为了促进北部地区特别是亚马逊地区的经济发展,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设厂,为吸引投资,出台了政策优惠,从而吸引日、美等国舍弃亚洲到玛瑙斯自由贸易区设厂,D正确。故选D。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西欧蔬菜的主要产地。下图为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 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 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 受寒流影响C. 终年受东北信风控制D. 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11. 该农业灌溉区需水量最大的季节是A. 春季B.

12、夏季C. 秋季D. 冬季12. 与法国西部沿海相比,该农业灌溉区发展蔬菜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 热量充足B. 平原面积大C. 交通便利D. 距市场近【答案】10. D 11. B 12. A【解析】【分析】本题考察欧洲气候对农业对影响等知识点。【10题详解】A、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A错误;B、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位于半岛东侧,寒流影响很小,B错误;C、东北信风一般控制30N以南地区,该地位于38N以北,不受东北信风控制,C错误;D、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农业灌溉区位于半岛东侧,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A、伊比利亚

13、半岛农业灌溉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春季气温不高,蒸发量不大,降水适中,不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A错误;B、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作物生长旺盛,该农业灌溉区需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C、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秋季气温降低,降水开始增加,作物水分逐渐能够得到保证,因此不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C错误;D、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蒸发量小,降水量大,因此冬季不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A、法国西部沿海相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该农业灌溉

14、区夏季高温少于,冬季温和多雨,因此该农业灌溉区发展蔬菜生产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A正确;B、法国西部沿海是平原,地形平坦广阔,该农业灌溉区位于半岛东侧,平原面积小,B错误;C、两地区交通均较便利,C错误;D、两地区距市场均较近,D错误;故选A。【点睛】西欧气候分布新西兰松耐贫瘠、喜温湿,在年均温16.7-18.3、绝对最低温度-6.7、绝对最高温度43,年降水量为6001250毫米的地区均可生长。新西兰松用途广泛,也是生态保护林的优良树种。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西兰开始大规模种植树种。下图为新西兰北岛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 新西兰北岛大规模种植该树种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 气候温

15、暖湿润B. 日照时间长C. 气温年较差大D. 地形平坦开阔14. 北岛中部新西兰松的生态功能主要是A. 防风固沙B. 保持水土C. 美化环境D. 消烟滞尘15. 从气候条件看,最适宜引进新西兰松地区为A. 澳大利亚中部B. 中国东北部C. 欧洲西部D. 加拿大东部【答案】13. A 14. B 15. C【解析】【13题详解】A、据材料可知新西兰松喜温湿,适合在年均温16.7-18.3、年降水量为6001250毫米的环境中生长,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该树种生长,A正确;B、新西兰北岛是还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日照时间短,B错误;C、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C错误;D、据图分析可知,北岛山地面积大,平地较少,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A、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存在风沙问题,A错误;B、据图中河流分布可以判断出,北岛中部为河流发源地,为山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