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43811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卖柑者言》课件2 鲁教版五四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很多同学 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 出处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 这个成语的浓厚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 卖柑者言。 卖柑者言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文言文的翻译让学生进一步巩 固翻译的方法。 2.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了解作者的处境及 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进一步分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原因及 本质让学生了解责任感的重要。 重点: 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含义。 难点: 理解本文以柑喻人,借柑讽政的写法的以 及对比写法的运用,感悟“借柑讽政”的主题 。 卖柑者言卖柑者言 原文与译文原文与译文 :腐烂:历经 :光彩耀目的样子 :

2、买 :卖:填实,装满 :炫耀:欺骗 :傻瓜和盲人 我买了一个柑子,把它剖开,好象有一股烟味直冲我的口 鼻,一看里面,干燥得如同破败的棉絮。 我感到很奇怪,就问卖柑的人:“你所卖给人家的,是打 算放在笾豆中,用来敬奉祭祀祖先,还是供客人品尝的啊 ?怎么以此炫耀门面,用来愚弄傻瓜和盲人?太过份了, 这样做就是欺骗!” 注:笾是古人祭祀时盛放果品的竹器,豆是祭祀时盛放肉 食的木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引申指祭祀:笾豆之事 :从事这种职业 :已有好多年了 :喂饱,供养 :你 :所需求 :少 卖柑者笑着说:“我从事卖柑这个行业有好多年 了。 我依赖卖柑来养活我的身体,我卖柑,别人买柑 ,从未听过别人有说

3、些什么话,怎么唯独只有你 不满意啊? 世上不诚实的人不少呀,难道单单只是我吗?你 没有去想一想。 :虎皮,指虎皮椅 :威武的样子 :捍卫 :有才 华的人 :高 :官帽 :古代士大 夫系在腰间 的带子 :神气十足的样子 :安邦定国的大人才 :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皋陶 当今那些佩戴虎符,高坐在虎皮交椅上的人,威威武武,被 称为保国良将,他们真的就像孙武、吴起那样有谋略吗?那 些戴着高高的帽子,拖着长长的饰带的人,气宇轩昂,被称 为治国之器,他们真的能像伊尹、皋陶那样建功立业吗? *伊尹( yn )-商汤的宰相;皋陶(go yo )-舜( shn ) 的司法大臣。两人被后世称为贤臣的代表 盗起而不

4、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 禁,法斁(d)而不知理,坐糜(m) 廪 (bng) 粟(s)而不知耻。 :败坏 :浪费 :本指粮仓中的粮食,这里泛指粮饷(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 盗贼来了不知如何抵御,老百姓穷困不知如何 救助,官吏奸贪不知如何禁止,法纪败坏不知如 何整顿,白白的消耗国家的俸米而不知羞耻。 *坐糜癝粟:在这里指的是白吃国家的俸米 :美酒 :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 :职位高,令人敬畏:声势昭显,令人效法 你看他们,坐在高堂之上,骑着骏马,醉饮美酒 ,饱食着鱼肉。哪个不是威风八面令人望而生畏 ,气势显赫而不可一世!又有哪个不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呢?如今您对于这些事视而不见,

5、 却专门来挑剔我的柑子!” :憎恨世道,痛恨邪气的人 :假借 :东方生=东方朔,武帝时 曾任太中大夫,善用滑稽的 言词讽谏皇帝。 :指使用滑稽的言辞来 讽刺人或事,让人发笑 后受到启发的人 我听了卖柑者之言,默然无法回答。回家想着他 所说的话,就象东方朔滑稽类的人物,难道他是 个憎恨黑暗现实社会和邪恶势力的人?他是把讥 讽寄托在柑子上吗? A.开头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 烨然(y rn),玉质而金色。 B.发展置之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C.辗转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 絮。 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 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 瞽乎?甚矣哉,为

6、欺也!” D.发展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 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 不足子所乎? 柑形象美好, 人争购之,营 造对柑的期待 。 终于剖柑,确实 质腐败 顾客质疑被欺骗 ,开启卖柑者的 答辩。 卖柑者的答辩 情节与结构分析整理 F.全文中心今夫佩虎符、 坐皋比者,光光乎干城 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耶,果能建 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 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 坐糜禀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 马,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 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 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 以察吾柑!”

7、 G.结局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 H.补充评论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嫉邪耶? 而托以柑以讽耶? 卖柑者举出证 据,道出当时 政治腐败,并 以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点出 了柑象征朝廷 官员 卖柑者所说的话 确实是事实,作 者沉痛无法回应 ,也无力改变 答案不言而喻,并 点出创作本文之寓 意 柑的特点外表:光彩新鮮,质地如金似玉,色泽滋润澄 黄 里面:干得像破棉絮一样。 作者对卖柑者的指 责 卖柑者卖的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令买者 受骗。 卖柑者的辩解1.卖柑许多年,从來沒有人埋怨過。 2.世上做些欺骗勾当的人很多,不止卖柑者一 人。如: 武將外表威武,但不能捍卫國家。 文臣外表高贵,但不能

8、匡(kung)扶朝政 。 3.這些人和所卖的柑子一样“金玉其外,败絮 其中”。责问作者为何不去审察这些人,却 偏偏來审察柑子。 作者的结论认为卖柑者是东方朔之流,借卖柑來讽喻朝政 。 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 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 的一席话,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 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 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在位的文武 大臣,说他们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的欺世盗名的骗子,无情揭露了元末统治 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 人物分析 人物分析 艺术特色 章法结构 层次分明 层次分明 :全文分成四个阶段 设辞问答,反诘推理。(例子) 形象鲜明

9、人物形象鲜明,描绘武将文臣外形之光鲜 亮丽、威武轩昂,更对比出其內在平庸无 能之状。 修辞手法 反问。例子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 矣哉,为欺也!” 作者提出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你卖给人家的柑子,是准备把它装在盘子 里用来供奉神灵,招待宾客呢? 还是炫耀他的外表,用来欺骗傻瓜和瞎子 呢? 这里连用了两个反问句,增强了责问的语气, 咄咄逼人,置卖柑者于无言可答的困境。 对比。例子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 ,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 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 中,则干若败絮。” 1. 将柑的外形之美与內

10、质之丑作对比, 揭露了卖柑者的“柑”徒有虚名,并 无实际。 语言简明精练 全文只用了三百余字,却揭露了封统治阶 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 (可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例如:作者描写“柑”,用了“出之烨然 ,玉质而金色”,“干若败絮”等语,准 确的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语言灵活多变 文章的开头,写柑,全用简短的陈述句,简明扼要 。 接着“予怪而问之”,则是两句一叹,极有层次。 第一句:摆出事实,语气缓和。 第二句:暗点下句的“欺”字,指责意味已明。 第三句:一声惊叹,严厉指责,似乎使对方无 可驳辨。 但卖柑者一“笑”之后,却又另一番高论:“吾业 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他直说事

11、实 , 并不否认“为欺”的问题。 作品风格 这篇散文,用了寓言的形式。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带有劝喻、讽刺 ,而且有比喻性的故事及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 通过卖柑小贩的作者的议论,以外表“ 烨然 ”而“金色”、里面却“干若败絮”的劣柑 作为形象的比喻,揭露了封统治阶级“金玉其 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的意思是。 v是一句常用来讽刺和批评虚有 其表或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的格言。 文中的第一段里的哪一个字概 括并揭露了卖柑者的骗人伎俩 ? 当作者责骂卖柑者对世人的欺骗,卖柑者却不 以欺人而自惭,反而借题发挥,直入社会人事 ,对社会进行入木三分的揭露和讽刺。 “欺” 文中的第二段里,卖柑者所指出的“五 不知”有哪些? 1. 盗贼来了不知如何抵御 2. 老百姓穷困不知如何救助 3. 官吏奸贪不知如何禁止 4. 法纪败坏不知如何整顿 5. 白白的消耗国家的俸米而不知羞 耻 请列出卖柑者的对答中的 三层意思。 第一层:说明惑愚欺世者举天下都是,不必大惊小怪。 第二层:以封建统治者阶级文官武将的欺世盗名 ,证实他所说的“世之为欺者不寡也”的论断。 他还得出统治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 本质的结论 第三层:对作者的反击。卖柑者对作者面对世人欺人极甚 的现象视而不见却反而挑剔他的柑子大为不满。卖柑者的 反击让作者处于无力反驳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