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43671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434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_第1页
第1页 / 共434页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_第2页
第2页 / 共434页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_第3页
第3页 / 共434页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_第4页
第4页 / 共434页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_第5页
第5页 / 共434页
亲,该文档总共4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4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四 文言语句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中难度最大、 分值最高的题目。 要整体理解文意,并能准确理解句中实实 词词、虚词词的意义义和用法;对词类对词类 活用、一词词多义义、古今异 义义、通假现现象、文言句式、文言表达习惯习惯 都有准确把握; 能用准确、流畅畅的语语言译译出重点实词实词 、虚词词的含义义,准确 译译出特殊句式和固定结结构。 考向一 文言实词实词 的理解和翻译译 “理解常见见文言实词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义”要求掌握考纲规纲规 定 的120个实词实词 和语语文课课本中出现频现频 率较较高的常用实词实词 ,从 历历年高考对实词对实词 的考查查情况看,文言实词实词 的考查

2、查主要涉及 一词词多义义、古今异义词义词 、词类词类 活用、通假字和偏义义(同义义) 复词词等方面。 1一词多义 一词词多义现义现 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词多义义,要 注意了解词词的本义义、引申义义、比喻义喻义 和假借义义。 义项解释例析 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 的本来意义,即词 产生时的最初的根 本的意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 根本。 “本”的本义就是树 木的根。 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就是 词由本义派生出的 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 义。 予本非文人画士。 “本”是“本来、原 本”,就是它的引申 义。 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就是 词建立在比喻基础 上所产生的意义。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

3、而 择也。 “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 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 士,现在属贬义。 假借义 词的假借义,因通 假而产生的临时意 义。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莫”本义是“日落”,假借为 “没有”。 1解释下面句中“道”的意思。 (1)从此道至吾军军,不过过二十里耳。(鸿门鸿门 宴)( ) (2)从郦郦山下,道芷阳间间行。(鸿门鸿门 宴)( )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马说 )( ) (4)伐无道,诛诛暴秦。(陈陈涉世家)( ) (5)道不同,不相为谋为谋 。(论语论语 )( )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娇赤壁怀怀古)( ) (7)师师道之不传传也久矣。(师说师说 )( ) (

4、8)吾师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师说 )( ) 【答案】 (1)道路 (2)动词动词 ,取道 (3)名词词,方法,途径 (4)道义义,正道 (5)志向 (6)说说 (7)这这里指风风尚 (8)道理, 规规律 2古今异义 古代汉语汉语 中,有许许多词词的字形与现现代汉语汉语 相同,但 由于时间时间 的推移,其意义义与现现代汉语汉语 有了差异,具体 体现现在词义词义 的扩扩大、词义词义 的缩缩小、词义词义 的转转移、感情 色彩的变变化等方面。 特点解释例析 词义扩 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 义。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 四夷也。 “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 现指整个中国。 词义

5、缩 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 义,今义一般包含 在古义之中。 谷不可胜食也。 “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 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 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 谷。 词义转 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 表示乙事物。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脚”,古义指“小腿”, 现在专指“足”。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 示的语义较 强,今天表 示的语义较 弱。 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古义是“羞愧,感 到耻辱”,今义是“害羞, 不好意思”。 词义 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表示的语义较 弱,今 天表示的语义增强。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宣言”,古义是“扬言”,今 义是“宣告、声明”

6、。 感情色 彩变 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 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 变化。 蹑履相逢迎。 “逢迎”,古义是“迎接”,中 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说法 名称 的改 变 有些词语,古今说法 和名称发生了改变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今天叫“我”等。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词义词义 的扩扩大 将军战军战 河北。(鸿门鸿门 宴) 古义义:_ 今义义:_ 弟走从军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颜色故。(琵琶行) 古义义:_ 今义义:_ (2)词义词义 的缩缩小 沛公居山东时东时 。(鸿门鸿门 宴) 古义义:_ 今义义:_ 因为长为长 句,歌以赠赠之。(琵琶行) 古义义:_ 今义义:_ 古之学者

7、必有师师。(师说师说 ) 古义义:_ 今义义:_ (3)词义转词义转 移 暮去朝来颜颜色故。(琵琶行) 古义义:_ 今义义:_ 而听细说细说 ,欲诛诛有功之人。(鸿门鸿门 宴) 古义义:_ 今义义:_ (4)词义词义 弱化 兔走触株,折颈颈而死。(韩韩非子) 古义义:_ 今义义:_ 位卑则则足羞。(师说师说 ) 古义义:_ 今义义:_ (5)词义词义 强化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绝境。(桃花源记记) 古义义:_ 今义义:_ (6)感情色彩变变化 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刿论战 ) 古义义:_ 今义义:_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劝学) 古义义:_ 今义义:_ 【答案】 (1)古义义:黄河

8、。今义义:泛指河流。古义义 :母亲亲的姐妹。今义义:晚辈对辈对 任何女性长辈长辈 的亲亲切称呼。 (2)古义义:崤山以东东。今义义:山东东省。古义义:因此创创 作。今义义:因果连词连词 ,表原因。古义义:求学的人。今义义 :在学术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古义义:容颜颜、脸脸色。今义义:色彩。古义义:小人的谗谗 言。今义义:详细详细 地说说明。 (4)古义义:跑。今义义:行走。古义义: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义:害羞,不好意思;使难为难为 情。 (5)古义义:表示与外界隔绝绝的地方。今义义:表示没有出路的 境地。 (6)古义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词。今义义:指 为为正义义的目的舍弃

9、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损害某些利益,褒义义 词词。古义义:爪子和牙齿齿,中性词词。今义义:比喻喻坏人的党羽 ,贬义词贬义词 。 3词类活用 所谓词类谓词类 活用,是指一个词词在特定的语语言环环境中临时临时 改 变词变词 性而作另一类词类词 使用,如名词词作动词动词 用、动词动词 作名词词 用等。随着词词性的改变变,这这个词词又同时时具有新的含义义。词词 类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现象,因此必须须了解并学会 推断。 3分析词类活用的特点,完成后面的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项是( ) A位卑则则足羞,官盛则则近谀谀 B后世必为为子孙忧孙忧 C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0、D而耻学于师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项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鉴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头发头发 上指 D有泉侧侧出 【解析】 (1)A、B、C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2)B、C、D三项均为名 词作状语,A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答案】 (1)D (2)A 4. 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 谓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这个字借用为为那个字。它的分类类 如下: 4解释下面加点的通假字。 (1)师师者,所以传传道受业业解惑也。(师说师说 ) 通_:_ (2)夙遭闵闵凶。(陈陈情表) 通_:_ (

11、3)此小大之辩辩也。(逍遥游) 通_:_ (4)举举酒属客。(赤壁赋赋) 通_:_ (5)或师师焉,或不焉。(师说师说 ) 通_:_ 【答案】 (1)“授”:传传授。 (2)“悯悯”:可忧忧患的事( 多指疾病死丧丧)。 (3)“辨”:区别别。 (4)“嘱”:劝劝酒。 (5)“否”:表否定。 5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词是由两个同义义或反义义的单单音节节 语语素合成,而用义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语素上,另一个则则起陪 衬衬作用,这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义复词现词现 象。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语义语义 相对对的偏义义复词词 宫宫中府中,俱为为一体,陟罚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师 表)

12、_ 备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鸿门 宴)_ 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_ (2)语义语义 相近的偏义义复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劝学)_ 【答案】 (1)不同 进进入 走了以后 (2)船 理解文言实词6大方法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慕 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 佣书以养父母。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 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皇兴初,有同郡二人并被 掠为奴婢,后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高祖闻而嘉之。虽处 机近,曾不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而已。高祖每对群

13、 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其见重如是。又从驾破陈显达。世宗即位,除正侍中。 翻译译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的翻译译 ) (1)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见于色。有毁恶恶之者,必善言以 报报之,虽见诬谤虽见诬谤 ,终终不自申曲直。 译译文:_ (2)高祖每对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 谴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译译文:_ 【答案】 (1)崔光年少即显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乐均不见见 于表情。有人诋诋毁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语语作为为回报报, 即使被人诬骂诬骂 毁谤谤,他也不自己申辩辩曲直。 (2)高祖经经常对对大臣们说们说 :“凭着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没 有意外的错误错误 罪责责,二十年后应该应该 身任司空之职职。” 【参考译文】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 ,东清河鄃人。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光时年十七,随父迁 往代州。家中虽然贫困,但崔光好学,昼耕夜读,靠替人抄 书来奉养父母。崔光年少即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均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