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41864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营养评估-医学资料(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营养评估 Nutritionassessment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护理四系王莹娜 2 教学目标 了解患者机体代谢的特点能量与蛋白质的需求肠内 肠外营养的应用熟悉营养评价指标营养不良的类型与临床表现营养支持基本指征掌握肠内 外营养支持的护理 3 营养不良 挑食 4 营养支持的历史回顾 20世纪70年代首选腔V置管20世纪80年代PICC20世纪90年代肠内营养 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 5 概念 营养支持 nutritionalsupport NS 经口 肠道或肠外途径为病人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 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6 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 碳水化合物 热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 能量主要储

2、存方式 蛋白质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电解质微量元素 维生素 必不可少 7 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 应激反应 解代分谢 合成代谢 手术 创伤 感染 适当营养支持 8 代谢变化的特征 蛋白质分解 高血糖伴胰岛素抵抗 脂肪分解 能量代谢 胃肠道功能改变 9 人体能量的需要 静息能量消耗 RestingEnergyExpenditure REE 病人卧床时热量需要的基数基础能量消耗 basalenergyexpenditure BEE 指人体在清醒而极度安静的状态 不受肌肉活动 环境温度 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又称基础代谢率 BMR 男 BEE kcal 66 5 5H 13 8W 6 8A

3、女 BEE kcal 655 1 1 9H 9 6W 4 7A 10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任何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影响组织及器官功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意义 11 营养不良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分类消瘦型营养不良低蛋白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 12 营养评状况的评估 一 病史进食情况 体重下降程度 食欲 腹泻 呕吐二 人体测量指标三 实验室检测指标四 免疫指标 13 人体测量指标 1 体重理想体重IBW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体重改变2 体质指数BMI 体重 kg 身高 m2 理想值18 5 23 14 人体测量指标 3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 左上臂肩胛骨肩峰与鹰嘴突连线中间上约2厘米处 间接判断

4、体内脂肪量 是体脂贮备指标男 11 3 13 7mm 女 14 9 18 1mm 15 人体测量指标 4 上臂肌围 AMC 测定全身肌肉及脂肪的情况 右上臂自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间的周径 AMC cm 上臂中点周长 cm 31 4 TSF cm 男 22 8 27 8cm 女 20 9 25 5cm测量方法 16 实验室指标 肌酐身高指数 尿中肌酐排泄量 判断体内骨骼肌含量血浆蛋白质 血浆白蛋白 转铁蛋白 前清蛋白氮平衡 摄入氮与排除氮来评价体内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状况血浆氨基酸谱 17 免疫指标 淋巴细胞总数 周围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 迟发性皮肤超敏试验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力 18 营

5、养支持的基本指征 近期体重下降 正常10 血清白蛋白 30g L连续7天不能正常进食可能产生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 19 20 第二节肠内营养 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较全面的营养素 临床上指经管饲提供肠内营养素 优点 符合生理 维持肠粘膜细胞的正常结构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安全经济 原则 只要肠道有功能 尽量应用肠道营养 21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吞咽和咀嚼困难高分解状态者慢性消耗性疾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消化道瘘 炎性肠疾病 胰腺炎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 22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肠梗阻 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严重肠道感染 严重腹泻及休克 严重吸收不良者 23 肠内营养剂分类 24 肠内营养剂 匀浆

6、膳要素膳混合奶组件型肠内营养剂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剂 25 肠内营养给予的途径 经鼻胃管或胃造口 胃功能良好者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 胃功能不良 误吸危险性较大者 26 肠内营养给予方式 1 按时分次给与2 间隙重力滴注3 连续输注 27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疾病和相关因素 既往史身体状况 局部全身辅助检查心理 社会支持 认知程度承受能力 28 护理诊断 有误吸的危险与胃排空障碍 喂养管位置 病人意识和体位等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喂养管有关有胃肠动力失调的危险与不能经口摄食 管饲 病人不耐受等有关潜在并发症 感染 29 肠内营养 护理目标 病人未发生误吸或发生误吸的危险性降低 病人未发生黏膜

7、 皮肤损伤 病人排便形态正常 未腹胀或腹泻 病人未发生与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 30 护理措施 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 输注前确定位置 取合适体位 30 45 半卧位 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 100 150ml 次减缓或停止输注 加强观察 警惕呛咳 呼吸急促 类似营养液的痰液 1 防误吸 31 护理措施 加强观察 输注环节的调控 温度 输注量 速度 浓度 防止营养液污染 现配现用 16 24摄氏度 6 8h 支持治疗 2 提高胃肠道耐受性 32 护理措施 3 避免粘膜和皮肤损伤有效固定 定时更换 观察局部保护 保持局部清洁 干燥 33 护理措施 4 感染性并发症的护理 喂养管移位体位不当 营养液反流

8、胃排空迟缓 咳嗽和呕吐反射受损 精神障碍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及镇静剂 急性腹膜炎 2 多见于经空肠造瘘输注营养液的病人 空肠造瘘滑入腹腔 营养液返流而致 34 护理措施 5 其他保持喂养管的通畅代谢及效果监测 6 健康教育降低拔管风险逐渐恢复经口进食带管出院的自我护理 35 肠外营养 一 肠外营养制剂葡萄糖4 5g kg d 脂肪乳剂1 2g kg d 氨基酸0 8 1 0g kg d 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36 肠外营养 二 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 peripheralparenteralnutrition PPN 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 centralparenteral

9、nutrition CPN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 PICC 37 38 输注的途径 周围静脉营养2W或需要的热量高而难以由周围静脉营养提供时应用优点 对血管内膜损伤小 39 护理评估 健康史及相关因素饮食情况 胃肠道功能 既往史身体状况局部 静脉及影响穿刺因素全身辅助检查心理社会支持认知程度承受能力 40 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 气胸 血管或胸导管损伤 空气栓塞 导管移位 感染 糖或脂肪代谢紊乱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体液不足的危险疼痛舒适改变 41 护理措施 合理输注 维持体液平衡安排输液顺序和控制输注速度 TNA输注不超过20

10、0ml h观察和记录 液体出入量 水 电解质 酸碱定期监测和评价PN效果 42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穿刺时的并发症气胸 观察 胸腔抽气减压或胸腔闭式引流血管损伤 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 为局部出血或血肿 应压迫局部胸导管损伤 穿刺时有清亮的淋巴液渗出 应立即拔除 必要时引流 手术处理 4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空气栓塞原因可发生于穿刺过程中导管塞脱落连接处脱离处理平卧位 屏气及时连接输液管道 牢固连接输液结束应旋紧导管塞左侧卧位 4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导管移位表现输液不畅或病人感觉颈 胸部酸胀不适 局部组织肿胀 呼吸困难 感染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拔管局部处理 45 并发症的预

11、防及护理 感染导管护理每天清洁 消毒静脉穿刺部位 更换敷料 观察穿刺部位导管性感染表现 出现不明原因发热 寒战 反应淡漠或烦燥不安处理拔管培养预防导管无菌护理局部消毒保持通畅严禁在此处取血 推药 输血及血浆制品 46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层流环境无菌配制在40C冰箱内 输前0 5 1小时取出复温后再输24小时内输完TPN输注系统保持连续性避免营养液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及高温下而导致变 47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代谢性并发症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反应性低血糖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 48 促进病人舒适的护理 体位环境控制输液速度高热病人的护理 49 20世纪下半叶外科领域5大

12、里程碑 TransplantationMedicalImaginationTPNICUKey holesurgery 50 无肠女 周绮思 完全依靠全静脉营养存活时间最长的人 51 TPN临床应用 1 机体基础热量需要25 30kcal kg d 2 葡萄糖50 60 的总热量 脂肪乳剂30 35 氨基酸10 15 3 RI GLU 1 8 104 电解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5 3升袋应用 52 营养支持的历史回顾 20世纪70年代首选腔V置管20世纪80年代PICC20世纪90年代肠内营养 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 53 全肠外营养TPNtotalparenteralnutrition所有营

13、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外营养 54 肠外营养 一 肠外营养制剂葡萄糖4 5g kg d 脂肪乳剂1 2g kg d 氨基酸0 8 1 0g kg d 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55 肠外营养 二 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 peripheralparenteralnutrition PPN 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 centralparenteralnutrition CPN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56 57 输注的途径 周围静脉营养2W或需要的热量高而难以由周围静脉营养提供时应用优点 对血管内膜损伤小 58 护理评估 健康史及相关因素饮食情况 胃肠道功能 既

14、往史身体状况局部 静脉及影响穿刺因素全身辅助检查心理社会支持认知程度承受能力 59 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 气胸 血管或胸导管损伤 空气栓塞 导管移位 感染 糖或脂肪代谢紊乱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体液不足的危险疼痛舒适改变 60 护理措施 合理输注 维持体液平衡安排输液顺序和控制输注速度 TNA输注不超过200ml h观察和记录 液体出入量 水 电解质 酸碱定期监测和评价PN效果 61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穿刺时的并发症气胸 观察 胸腔抽气减压或胸腔闭式引流血管损伤 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 为局部出血或血肿 应压迫局部胸导管损伤 穿刺时有清亮的淋巴液渗出 应立即拔除 必要时引流 手术处理 62 并发症的

15、预防及护理 空气栓塞原因可发生于穿刺过程中导管塞脱落连接处脱离处理平卧位 屏气及时连接输液管道 牢固连接输液结束应旋紧导管塞左侧卧位 6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导管移位表现输液不畅或病人感觉颈 胸部酸胀不适 局部组织肿胀 呼吸困难 感染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拔管局部处理 6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导管护理每天清洁 消毒静脉穿刺部位 更换敷料 观察穿刺部位导管性感染表现 出现不明原因发热 寒战 反应淡漠或烦燥不安处理拔管培养预防导管无菌护理局部消毒保持通畅严禁在此处取血 推药 输血及血浆制品 6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层流环境无菌配制在40C冰箱内 输前0 5 1小时取出复温后再输24小时内输完TPN输注系统保持连续性避免营养液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及高温下而导致变 66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代谢性并发症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反应性低血糖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 67 促进病人舒适的护理 体位环境控制输液速度高热病人的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