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9168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耕文库】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

2、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

3、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

4、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摘编自王祖龙生态化保护:让民族传统手艺“活”在当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代表着民族政治

5、、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B.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 C.实现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转向精神或文化形态,是进行衍生性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D.将传统智慧和当代生活有机融合,让传统手艺得到创意性发展,有助于文化传统传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从留住文化记忆、衍生性生产、创意性发展等三方面指明了生态化保护的途径。 C.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证,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

6、D.文章是“先总后分”的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再分几个方面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 B.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实用的产品被移植到装饰中,使其传统手艺得到保护。 C.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也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D.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惟一的一个人了。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

7、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月7日上午,2018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科

8、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2018年6月8日消息)材料二: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的相比主要差距体现在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表格来源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材料三:2011年11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调查显示,有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15万册。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

9、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21%和20%。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目前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作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刘慈欣连续8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

10、更是高达10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受读者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三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至关重要。(摘编自201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材料四: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

11、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年第3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4.下

12、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小说。 B.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 C.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少。 D.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把人物塑造好也是科幻创作的根本要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 注甚于作品本身。 B.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

13、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者水平。 C.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 D.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对立。6.刘慈欣认为目前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白玉盅林清玄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

14、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

15、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角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