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8561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丹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A. 千藕其耘B. 个体农耕C. 刀耕火种D. 代田法【答案】C【解析】千耦其耘指是大规模的集体劳作,材料中未涉及大规模的集体劳作的景象,故A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个体农耕的有效信息,故排除B;由材料中“刀伐木,纵火焚烧”,可推出该种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C正确;代田法指的是适应北方旱作地区耕种的一种农业耕种方式,D

2、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A. 农耕经济B. 法家思想C. 中央集权D. 商业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时提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为本,商为末。因此这里的本应是指农业。故选A。B项指的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是指的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说的是商鞅变法法律的特点,排除。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闭关政策B. 重农抑商C. 土地兼并D. 贫富分化【答案】C【

3、解析】闭关锁国是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这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意指严格限制商业手工业规模与发展,高度重视农业,题干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这样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使土地集中,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故C项正确;贫富分化是对材料现象,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4.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次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这里的“此渠”是指A. 漕渠B. 白渠C. 灵渠D. 都江堰【答案】D

4、【解析】【详解】题文中“蜀守冰”指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他曾经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中游修筑过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故选D;A项,漕渠是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汉长安城及唐长安城都分别开有漕渠。位置不对,故A错误;B项,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时间不对,故错误;C项,灵渠是秦始皇在统一岭南过程修筑的一条连接湘水和离水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故C错误。5.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A. 规模大B. 产品进入市场流通C. 政府设置机

5、构管理D. 耗费大【答案】B【解析】【详解】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三服官”中的“官”就是官营手工业的意思,官营手工业并不面向市场,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中的“官费”,说明其规模大,耗费大,AD选项排除。“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官营手工业,由政府设置机构管理,C选项排除。6.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成熟的青瓷和白瓷B. 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C. 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D. 清代出现了珐琅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6、,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7.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A.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 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D.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通晓不绝”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关键词语,再结合“宋代的市已发展到突破时间的限制”的所学知识,可以选出D来。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

7、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D. 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出现独立的商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工场手工业出现是在明朝,排除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是在明清,排除D。9.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A.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房”出现B. 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

8、细密C. 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 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D选项符合题意。A描述的是苏州、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描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排除。题目问的是“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排除C。10.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A. 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 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

9、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D项说法错误,从秦国开始,历代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说法错误,闭关政策并不能断绝东西方贸易的往来。B项说法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但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农思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1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男耕女织,自己自足,所以解体的重要表现是耕织分离,

10、故B项正确;A是解体的原因之一,CD是解体的结果,故排除。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官僚资本、洋务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B. 民族资本、官僚资本、洋务资本、外国资本C. 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洋务资本D. 外国资本、洋务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最先出现在通商口岸,洋务资本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受到洋务企业的诱导,官僚资本出现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13.结合下面的材料,分

11、析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B. 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C.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D. 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已经被逐渐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B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结合题干设问,本题选B项。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抵制日货”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故A C D三项分析正确。14.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

12、生产指数增长图,推动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C. 民族资本家利益驱动D. 官僚资本放松压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观察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有了较快地发展,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实业,故A项正确;B项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CD说法不符合史实。点睛:材料“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是解题的关键点。15.美烟草公司以“鸿雁”烟标与其“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

13、“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这说明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B. 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D.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英美”、“香港殖民当局”等均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这些势力对民族资本的压迫是民族资本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D项是正确的;ABC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因为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16.19世

14、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 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B. 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C.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D. 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的“根源”要从社会性质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这也是由中国特

15、色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选项符合题意。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C选项排除。1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B. 有利于西学传播C.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旧轨”指的是中国传统的经济形式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从创办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可知洋务运动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是洋务运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