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8226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余姚中学余姚中学 20192019 学年学年 1010 月质量检测高二政治学科试卷月质量检测高二政治学科试卷 命题人:刘莹琰命题人:刘莹琰审题人:胡红绒审题人:胡红绒 一一、判断题判断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1 1 分分,共共 1010 分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的填 T T, 错误的填错误的填 F F。 ) 1.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3.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 5.心境能决定青春

2、韶华的“变异” ,所以既会有“三岁之翁” ,也会有“百岁之童” 。 6.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7.“流水不腐”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8.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9.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它们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10.马克思的思想不是一个结果和结论,它从来没有完结。这说明真理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 过程中向前发展。 二、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

3、、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有人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 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B.是片面的,因为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 C.是片面的,因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是正确的,因为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12.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向二战受害者长跪谢罪,诚实地面对历史,与欧洲团结起来;而日本内 阁却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侵略事实,导致与邻国关系紧张。这说明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

4、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13.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 之运动。这表明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具体规律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B.C.D. 14.2018 年 8 月 13 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学以成人”主题, 着重开拓人的多重维度,以哲学的智慧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说明哲学 A.能推动时

5、代的发展,决定历史进程 B.能为“成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2 15.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现实世界是对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 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A.B.C.D. 16.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B.

6、C.D. 17.“物是观念的集合”与“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这两个观点的区别在于 A.感觉是否是唯一实在的B.对意识的不同理解 C.意识是否是世界的本原D.对物质的不同理解 18.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下列与该观点最接近的是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物质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A.B.C.D. 19.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于先” ,朱熹认 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这两种观点分别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C.辩证法和形而上

7、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 则无。 ”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 A.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B.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D.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21.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已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 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 A.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2.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

8、 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 A.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B.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 C.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 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2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的角度看,之所以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是因为 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形成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 了社会关系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决定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都是客观的 A.B.C.D. 24.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

9、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3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B.C.D. 25.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海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 育林。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果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海子村的转变告 诉我们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类活动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 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B.C.D. 26.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A.

10、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27.器物能穿越时空的阻隔反映出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画面。垃圾考古学是指通过分析古人的 垃圾并从中获取他们的社会关系与行为习惯,最终将这些文明碎片拼凑出一张社会历史图景, 从而了解古代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这说明 实践活动总是依赖于认识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有规律可循 认识一定是不完整的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B.C.D. 28.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时指出: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此论 述主要说明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客观和主观的统一D.唯物和唯心的统一 29.研

11、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即使没有酒精的致醉影响,仅仅是酒精饮料的味道就能引发大脑 中的多巴胺活动,让人产生奖赏感。这表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30.下列选项与漫画心病的哲学寓意最贴切的是 A.杯弓蛇影 B.对症下药 C.患得患失 D.白日做梦 3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当今时代, 知识更新不断加快,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 上越来越快的时代

12、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B.C.D. 32.2018 年 6 月 21 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人员从 2.2 万年前的大熊猫化石中 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将有助于科学家准确还原大熊猫的进化历 史。这佐证了 4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新的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视野实践能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A.B.C.D. 33.海洋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科学家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潜伏在海洋之

13、中的 195728 种病 毒,其数量是之前已知病毒数量的 12 倍。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命演变以及气候变化 的潜在后果。这体现了 真理具有反复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取真理 A.B.C.D. 34.“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在此基础上,某县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和谐、城乡和谐、乡风和 谐、社会和谐的美丽生态乡村。这说明该地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尊重客观规律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唯意志主义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统一 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

14、出发 A.B.C.D. 35.恩格斯说:“谁想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 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说明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具有客观性,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发展真理 真理是永恒的、绝对的,要敢于坚持真理 A.B.C.D. 36.人工智能的语言对话能力一直是科学家希望突破的领域。近日,IBM 团队开发的新一代人 工智能机器人“项目辩论者”可以在复杂话题上与人类进行论辩,这项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提 供以证据为基础的论点来帮助人类做出决策。该研究表明 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人工智能已成为思维运动的载体

15、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B.C.D. 37.“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这句金言中蕴含的 哲学道理有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A.B.C.D. 38.对待转基因食品,人们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对于转基因食 品的利弊,现在科学家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使得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一直持 续不断。争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有用与无用因人而异,没有判断的客观标准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相互包含 A.B.C.D. 39.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说明 5 A.已经确定的真理可能会被推翻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容易混淆D.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40.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设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 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填补了诸 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人类实践活动的效果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C.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是亲身参加社会实践 D.实践中产生的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