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38189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6南京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延续诗词的文脉胡妍妍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

2、;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

3、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

4、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第段“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词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

5、乡物家什”和“文化磁场”的含义。“乡物家什”指乡村里、家庭常用的用具、器物。“文化磁场”指有巨大文化吸引力的场所或物品。作者用这两个词来比喻,分别表现了古典诗词日常日用的特点和古典诗词具有隐秘的文化感召力的特点。【答案】“乡物家什”体现了古典诗词日常日用的特点;“文化磁场”体现了古典诗词具有隐秘的文化感召力的特点。(每点3分)2请简要概括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本题,将此段落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即可。这一段的层次是相当明晰的。第一句先提出一个观点,指出延续诗词的文脉靠的是日常亲切可感的阅读,这是第一层;接着第二、三句表达了对诗意正

6、在生活中失落的忧思,这是第二层;余下的是第三层,引述朱自清的话说明读诗对人情感的有益影响。【答案】首先,指出延续诗词的文脉靠的是日常亲切可感的阅读;接着,表达了对诗意正在生活中失落的忧思;最后,引述朱自清的话说明读诗对人情感的有益影响。(每点2分)3根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由此可见,作者是在强烈地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中华文脉。【答案】“心灵上的

7、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作者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文脉。(每点2分)二、(2016南通一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18分) 旅游三香流沙河一是隔锅香。苏东坡听人说庐山烟雨如何奇幻,钱塘江潮如何壮观,后来亲眼见了,颇感失望。有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写得很诙谐。世上景物往往听说绝妙,学界叫距离美,民间叫隔锅香。“到得原来无别事”到那些景区去一看,唉,原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西谚有云:“邻家草坪最绿。”这也是隔锅香。不过这种隔锅香除了心理作用,还和视角有关。站在自家门前,低头近

8、看,草显得稀,当然绿得不够。抬头遥看邻家草坪,草显得密,当然最绿。唐人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这个道理。我说的是心理作用的隔锅香,非关视角。人害了这种病,常常认为风景在别处,而忽视了自家门前的老树寒塘,田间的青牛白鹭,屋后的古庙昏鸦。其病甚者,耗一生于旅途,忘却归路,可悲可叹。二是碰头香。风尘仆仆,跟随导游来到景点,连声哇噻,赶快留影。接着听导游逗趣的解说,其中不免附会一些荒谬神话。又有民风民俗化装演出,糟粕令人作呕。至多住宿一夜,就够了。像这样的被动旅游,要想不碰头香也太难。何况碰头香原本属人类的劣根性,不但在赏景上容易犯,而且在交友上、在做事上、在婚姻上,都容易犯,正所

9、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须知风景并非客观存在之物,比不得一桌佳肴,摆在那里等你去享用。风景乃主客观汇融后的情境,你要静气凝神,欣然赏之,方有所得。我这方面太差,很难欣然赏之,往往肃然读之。肃读虽大异于欣赏,亦有所得,例如了解此处历史沿革,古人谁曾来过,有些什么故事,等等。能够增长一点知识,也就不辜负旅屐载我了。三是回忆香。鄙人临场不能欣赏,未获所谓审美愉悦,固属憾事。稍可释憾者,尚有回忆香。回忆所以能香,或应感谢遗忘。当年临场对景,肢体的酸疼、精神的困倦、内衣的汗湿、口舌的干燥、腹中的饥火,以及现代结队旅游必然有的种种不愉快事件,全被岁月淘洗一净,回忆里只留下一些最难忘的片段,恋恋犹香。有这

10、一缕回甜之香伴你终身,这才是旅游的最大收获。1980年夏游北戴河,住中海滩区招待所。某日黎明,慢跑在海边的松阴道上,凉风梳头,清气澡身,左海右山,沿途无人。那时尚在中年,人虽瘦而腿脚有力,心情又好。跑完两公里,沿海滩走回。早潮刚退了,一路拾贝壳。抬头乍见红日出海,肃穆无声。此景之美,至今记忆清晰,一想起就回甜。事去不到三个十年,景物全非,海滩白沙变黑,海湾水有臭气,海岸上的树林和大片空闲地都砍了占了,丑陋的楼厦逼到海边来。游客拥挤,市廛喧哗。海滩虽然污黑,倒有那么多照相摊点。海水虽然有难闻的臭气,仍有那么多人游泳。放心吧,三个十年以后,他们也一定会有回忆香,和我一样。4文中“隔锅香”“碰头香”

11、各指什么旅游心态?(6分)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回答本题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即可。第一段要注意重点句“常常认为风景在别处,而忽视了自家门前的老树寒塘”,第二段要注意重点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答案】“隔锅香”是指自家风景差,别处风景好;“碰头香”是指开头感觉好,后来感觉差。(每点3分)5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文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而议论文的结构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段不同于其他文段的地方在于引用了许多诗句和谚语。把握住这些,这道题便不难答出。【答案】先提出本段话题“隔锅香”,

12、再用苏诗和西谚来阐释何为“隔锅香”,(3分)接着分析“隔锅香”产生的原因,最后指明“隔锅香”的弊端。(3分)6第三段两次举游北戴河的事例,各有何作用?(6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第三段两次写到游北戴河,对于自己来说,看到现在海边的嘈杂,想念的是三十年前海水的那份明澈,环境的清幽以及自己内心的惬意,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多年后的他们,也会想念此时的愉悦。列举两个例子,其实都是在论述第三段的观点,即无论景物美丑,回忆香是一样存在的。【答案】第一次举例,以亲身经历证明旅游的最大收获就是回甜之香;第二次举例,与上文三十年前北戴河之游作对比,说明无论景物美丑,回忆香是一样存在的。(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