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7665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敕造(ch) 惫懒(bi) 讪讪(sh) 扪参历井(shn)B. 錾银(zn) 两靥(yn) 朔漠(shu) 拗他不过(ni)C. 蹙缩(c) 歆享(xn) 榫头(sn) 吮血(shn)D. 咨嗟(ch) 盥沐(gun) 贾人(g) 间或一轮(jin)【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正确的读音为:A项,讪讪(shn) B项,两靥(y) D项

2、,咨嗟(ji) 故选C。【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对于字形来讲在学习是要注意:1、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

3、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2、加强练习。3、学会区别同音字。4、学会以音辨形。5、学会以义辨形。6、学会根据语境辨形。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B. 放诞 戳进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C. 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D. 潦倒 杜撰 寒喧 万里悲秋常做客【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辨析和修改。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A项,迷罔(惘) 炮络(烙)

4、飞端瀑流争喧豗(湍) B项,巫山巫峡气潇森(萧) D项,寒喧(暄) 万里悲秋常做客(作)故选C。【点睛】字形题方法指点:1、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义。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2、要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对形声字的形旁表示的意义分析、理解得比较好,就能准确判断出词语的书写正误与否。3.了解成语典故。成语形成之初往往与某个典故相关联,因此要记准记牢成语中的字形,就必须追本溯源,这样才不会混淆。如“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而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过河后沉掉渡船,打破铁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不

5、胜利不再回来。因此,只能用表示“锅”的意思的“釜”字。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B.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苦恨:极其遗憾。C.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D.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茫然”的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古义是无从可考,无法详细地说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中的

6、“茫然”取其古义。故选A。4.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 地说。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 ,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我很 ,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A. 简洁 费用 愕然B. 简捷 用度 愕然C. 简捷 用度 悚然D. 简洁 费用 悚然【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辨析近义词语的使用,近义词语使用前应先知道其意思,把握各种的侧重点,使用对象、情感

7、亲贬,然后再分析具体的语境。本题中,简洁:是指(说话、行为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简便;简单直截。句强调的是“短工的话简单直截”,所以“简捷”符合语境。“费用”,花费的钱,开支。“用度”,费用(总括各种)。第二句中是说仆妇的吃穿等各种费用,并不是说具体的花费的钱,故应使用“用度”。“愕然”:形容吃惊的样子。“悚然”:形容害怕的样子。第三句中,从后面“我”的感受来看,“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面对祥林嫂的目光,“我”此时的内心应是很害怕的,而并非吃惊故,应使用“悚然”。故选C。【点睛】解答近义

8、词的方法如下:(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愕然”和“悚然”,不同的语素是“愕”和“悚”,“愕”的意思是“惊讶”,“悚”的意思是“害怕,恐惧”。(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台上的措配。比如“用度”是“费用”,且是总括各种费用,并非具体的数字,而费用是花费的钱,从句中来看,是说这些三等仆妇的各种花费,总括各种费用,故应使用用度”。(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B. 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

9、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C. 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D. 作为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结合语境判断成语使用的是否恰当。A项,望文生义。“捉襟见肘”:形容衣服

10、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使用错误。B项,望文生义。“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本句中把该成语的意思理解成“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的意思。C项,“日理万机”:形容工作勤奋至极,原指皇帝每天处理纷繁的政务,现多用以形容工作繁重。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语境中说的是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D项,“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语境是说“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那么老师就会很容易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假期一座桥梁。合乎语境,使用正

11、确。故选D。【点睛】成语题误点设置:望文生义;错用对象;褒贬误用;颠倒尊卑;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B. 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

12、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C. “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D. 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把“张大爷”放在句首作主语。B项,语意不明,“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有歧义,一种理解是李虎批评张林,另一种理解是张林批评李虎。D项,

13、动宾搭配不当,把“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改为“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培养新人”。故选C。【点睛】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检查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有语病,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两相比较,从而判断原句是否有语病)。尤其是对出现标志性词语的句子的检查。1、否定词。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2、两面词。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等两面词,该句子可能搭配不当。3、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

14、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4、介词。极容易出现语病。5、并列词组。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5、数词。容易造成歧义或与前后词语上矛盾。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C. 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

15、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D. 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中外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错在“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正确的是: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故选C。【点睛】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三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