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35832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默读课文,快速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 (重点)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各拉丹冬冰塔林的特点,感受雪域高 原的壮美。(重点、难点) 3.结合作者的评论,分析和感悟人类探险的意义。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请简要复 述作者的所见所感。 所见示例:作者主要记述的是自己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 的冰塔林见到的神奇的冰世界在海拔六千米的高度 出现的,经由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雕刻成奇形怪状的冰 体,各种带着长流苏的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和冰壁。 所感示例: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2)请

2、用“这是一座的山峰”描述文中的长江源头各拉丹 冬给你的印象。 这是一座神奇的山峰,这是一座冰雪覆盖的山峰,这是一座极 具诱惑力的山峰,这是一座值得冒险的山峰。 2.细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跳读课文,摘抄描写各拉丹冬冰塔林的语句或段落。 示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 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 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 是年轮。 (2)从以上描写中你能感受到冰塔林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 绘其特点的?请参与小组讨论,结合文意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特点:冰塔林是大自然慢慢地精雕细刻的作品,经受阳光和风的 雕

3、凿,冰体千姿百态、瑰丽罕见。 方法: 一是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被描述的对象形象地呈 现在读者面前。如“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 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作者把垂挂的冰流苏比作披肩 长发,既形象再现冰流苏的形态,又让人想象如女子般姿态婀娜 的冰体之美。 二是描绘中融入了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帮助读者理解冰塔 林的神奇。如“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 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作者面对目不暇接的奇美景致,没有 具体刻画,而是夸赞大自然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以此反衬出景色 之美,令人浮想不已。 3.文章结尾“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 。那是坚冰

4、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 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具有怎样的内 涵?谈谈你的理解。 用“源远流长”最能恰如其分地形容源起千山之巅的长江 ,每一滴长江水都源自雪域高原,纯洁、神圣,令人向往; 在万籁俱静的藏北高原上,除了一刻不停的风声,就是那 一声声从没停止过的流水声; 滴水成河,一刻不停的坚冰之水,最后竟融成了大川奔腾 不息,生命总有那么多神奇的故事让人期待。 4.细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 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 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体现出探险者勇于牺牲、敢于攻坚的精神。探险勇士们 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的惊人毅力和勇气同样鼓舞着作者去战 胜种种难以忍受的苦难。对勇士的赞美,也是对他们勇于肩负 攀登高峰的神圣使命的认可。为了人类的荣誉,他们献出了自 己的青春年华,这种伟大的精神与各拉丹冬一样值得景仰。 (2)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 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作者生怕自己不如意的身体辜负各拉丹冬的美景,体现了 对大自然极端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