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5771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201906180112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判断其中的分别是什么结构或体液,并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B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pH的变化C中的氧气到达被其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D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而中不含蛋白质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 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2、若内分泌腺为胰腺中的胰岛,饭后,下丘脑将通过、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 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的含量都会增加3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抑制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

3、调节B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广泛5.下图是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参与的过程是(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C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7.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A若A代表人体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

4、,则b、c 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8.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长期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曲线乙B. 假如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C. 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 K 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 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形增长9.如图所示的三种曲线

5、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10.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鲢鱼和鳙鱼混合放养时为共生关系C鲢鱼和鳙鱼、青鱼、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竞争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11. 某水库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6、下列关于其中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的空间特征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水库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种群密度偏大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无关12.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

7、小动物丰富度13.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了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农场上植物的种群密度D.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1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 (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

8、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2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B实验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C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15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9、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1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18.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假如一条1 kg的 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A.45 kg B.22.5 kg C.90 kg D.20 kg19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

10、示意图,、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碳元素转移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水稻的过程 B鱼的数量增加不一定降低水稻产量C丁中的大部分生物可促进乙的过程 D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中abd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21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11、;分解者呼吸释放量;消费者呼吸释放量;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B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22.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

12、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23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对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B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这一化学信息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C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植物间也存在信息的传递24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昆虫种类害虫害虫天敌蚜虫(头/枝)螨(头/叶)小花蝽(头/枝)瓢虫(头/枝)盲蝽(头/枝)生态果园39.30.340.4

13、70.290.33对照果园79.12.580.150.160.02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蚜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C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D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二、非选择题(除标示外,每空1分,共40分)26. (10分)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_和空间特征。(2)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_。(3)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 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_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 ;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