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4316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大港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906200313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范围:必修二1-18课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 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A.西周晚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4.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B.春秋时,由于铁农具使用,

2、井田制被废除 C.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5、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6、右图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 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丝织品景德年间瓷罐唐三彩哥窑瓷瓶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8.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

3、“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9.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 D土地兼并,所有权转移频繁10.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 B C D11、乾隆二十五年(

4、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B、加强外航海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12、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13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B.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C.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 D.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铁器和纸张14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5、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15“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16.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17、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18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地中海沿岸 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6、红海沿岸19、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20、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21、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22、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

7、现“寻金热”,这主要是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需求 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 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23、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是A、殖民扩张 B、市场的需求 C、科技推动 D、生活享受24、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 。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25、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

8、“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蒸汽机 汽车 骡机 电灯A、 B、 C、 D、 26、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大量的雇佣劳动力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A. B. C. D.27、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A、英国资源很匮乏 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 D、 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2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主要发生

9、在轻工业领域 科学与生产结合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9、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3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1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应发生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32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为了提供炼

10、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33“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轻重工业同时进行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34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A私营工商业在国

11、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C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35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B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36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城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

12、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37.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B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C阻止贫富差距扩大 D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38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罗斯福新政中,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 ()A增加产品供给减少消费 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C减少产品供给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39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推行强权政治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40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