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27609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20191120011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试题一、单选题(共65分;1-40每题1.5,41-45每题1分)1.雅典“公民打破了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鸿沟,使从政成为一种展现公民荣誉、责任和潜能的机会,而不会成为少数人操控他人命运和以权谋私的机会。”这是因为古代雅典( ) A.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原则B.实行了轮番执政民主制C.公民以城邦利益为宗旨D.提高了执政者的责任感2.“罗马法规定有能力的罗马人要承担更重的国家公职,做这样的事都是无偿的,所以这些职位被称为“荣誉”,而且任职者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应付公共的开支。最后,罗马法中还有公益许诺(Pollcitatio)制

2、度,即已担任或将担任公职的人允诺以自己的费用为自己的城市完成某项公共工程。”这说明罗马法(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B.关注执政者的经济实力C.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重视团体主义精神3.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即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3、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4.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啬夫由中央任命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 ) A.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三省长官相互牵制C.皇权受到制度约束D.实行集体决策机制6.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

4、,“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7.唐朝前期,担任园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懦。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5、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8.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周天子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9.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10.中山大学是共

6、产国际专为培养中国革命干部而建立的,在1925年所接收的147名学员中,党员占20%,其余是国民党党员。黄埔军校创办后,苏联政府又派出了以巴甫洛失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到广州。次说明( ) A.共产国际重视中国革命B.国民党是当时最先进的政党C.中共缺乏共产国际的支持D.国民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11.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 A.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B.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C.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

7、识D.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12.李大钊说:“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李大钊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爆发具有一定偶然性B.与日本关系不是很大C.不能定性为爱国运动D.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13.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4.光绪二年,郭嵩焘率随员在伦顿设立了使馆

8、。他将赴英途中的见闻记入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该书寄到总理衙门,遭到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攻山和谩骂,直到他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该书的遭遇反映了( )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C.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阻力大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15.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时应正确的是( )A.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开年-中国共产党建立B.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C.金田起义-总理衡门-钦定宪法大纲-

9、国民党一大召开D.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一届人大召开16.1884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中国宗教一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时,陈登原编写的高中本国史最早出现“四大发明”一目。当时把“四大发明”的概念引入历史教科书是为了( )A.强调西方传教士的论述B.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C.印证古代科技的影响力D.证明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17.下图是19世纪后期主要年代中国进口棉纱额的变化情况示意图。下列对图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加速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B.直接推动了民族棉纺业的发展C.说

10、明列强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D.清末“新政”发展实业的结果18.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19.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山:“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场悲剧。”该学者旨在说明( )A.中体西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B.

11、中国不具备近代化的客观条件C.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内在必然性D.政治体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20.有学者认为:“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基督信仰和王权政治。对西方的传统文化而言,16世纪开始兴起的自然科学是新文化,17世纪发端的民主政治也是新文化。它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西欧国家。”据此理解新文化( )A.继承古代西方哲学思想并发展为新的民族精神B.是人类理性进步的必然结果,不分地域与民族C.从本质上看它是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神权的胜利D.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21.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艺本哲学中谈到:“自然界有它的气,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

12、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他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下列“气候”与“艺术”相对应正确的是( )百家争鸣 书法艺术兴起宋明理学 文人山水画兴盛自由民主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文艺复兴 现代派艺术出现A.B.C.D.22.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3.下表为近代某一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比照表,据此判断该思想主张最可能是( )近代某一思想传统观念权力来源“天赋人权”说君权神授权利主体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权至上经济政策经济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