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24727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实验班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以下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D“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2.刘梦溪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中说,在理念上,研究中国的思想文化,“三晚”最重要:一是晚周、一是晚明、一是晚清。晚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的源头。晚明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

2、晚清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东方和西方的撞击点和交汇点,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其共同的时代特征是( )A. 社会动荡思想活跃B. 分裂割据思想流派纷呈C. 改朝换代百家争鸣D. 社会转型新思想萌发3.某个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明末清初思想的大辩论。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 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 “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4.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

3、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 )A. 限制君权过度膨胀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5.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C.理学为史学服务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6.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

4、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 )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7.万历十五年写道:“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的发展C. 八股取士钳制思想D. 闭关锁国导致东西文化的隔绝8.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了苏格拉底( )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

5、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9.“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A. 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 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后的政治现实C. 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的呼应D. 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10.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

6、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C. 构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 D. 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11.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12.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由此可知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所以应该实行大一统B. 西汉刘邦实行

7、“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董仲舒认为对国家不利,所以提倡一统C. 春秋大一统,是说春秋一书特别不重视一统,所以分裂,这里“大”字是动词。D. 董仲舒认为,要保持汉武帝时期一统的局面,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指导思想。13.法国前总统希拉里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 )A. 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B. 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的思想为其服务C. 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D. 启蒙思想家完全赞同中

8、国的思想主张14.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B. 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 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D. 思想引起社会变革15.马列主义史观认为: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B.法国的

9、启蒙思想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B. 仍未超越儒家思想范畴C. 已经具有早期启蒙思想D. 思想引起社会巨大变革17.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机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18.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三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 )A形成于雅典民主由盛转衰的时期 B启迪着人们理性思考问题的智慧C与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完全对立 D以隐晦的比喻来解释事物的成因19.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

11、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这反映出英国( )A. 不承认罗马教廷 B. 世俗王权不断加强C. 把新教作为国教 D. 推崇宗教信仰自由20.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对启蒙学者的“非常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一切已有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B.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C.理性法庭的裁决是不可质疑的D.人要充分运用理性去判断事物21.

12、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基于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你认为( ) A. 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B. 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 这种认识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D. 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2.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 )A. 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B. 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C. 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D. 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23.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

13、此可知当时( )作者赋予恋人的角色但丁特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彼特拉克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薄伽丘直接描写玛利亚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A.人文思想逐渐发展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C.文学日益远离教会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启蒙运动前只有迷信和无知B. 启蒙运动消灭了迷信和无知C. 阳光是指理性和科学D. 黑暗完全是由天主教统治造成的25.有学者指出

14、:“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第26题 16分,27题16 分,28题18分,共50分。)26.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取向影响着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按照基督教义“原罪”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一切世俗活动都是人类堕落的后果。人的罪孽,只有求助于教会,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死后才能进入天堂。每个人都应该弃绝现实的物质享受,杜绝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的堕落行为,克制欲念,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薄伽丘明确提出:“幸福在人间。”加尔文说:一个人发财致富,完全依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与谴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三 16世纪后,新的价值观念在西欧确立。正如英国街头戏剧中的一段台词所说:“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