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12575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仅仅16岁零9个月15天,杭州女孩叶诗文的成就已“前无古人”。2012年12月16日凌晨,她以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勇夺短池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仅仅两年时间,她便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比赛中下列的哪一个物理量一定比其他运动员的大( )A. 全程的平均速度B. 全程的平均速率C. 跳入泳池的速度D. 终点撞线时的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游泳比赛中,相同路程比较运动的时间,即比较全程的平均速率,

2、所以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比赛中平均速率比其他运动员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2.关于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以为零B. 加速度变大,其速度也一定增大C. 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 加速度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以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加速度变大,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B错误;C、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C错误;D、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变化,例如平抛运动,

3、故D错误;故选A.【点睛】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3.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地球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的重力大小相等D. 因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故木块才处于静止【答案】C【解析】【详解】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不是木块受的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木块,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故A,B错误;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故C正确;D、因桌面对木

4、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木块才处于静止,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木块与桌面间压力、支持力、木块的重力的性质与关系.4.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不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1个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指针正对刻度35,应挂重物是A. 40N B. 50N C. 60N D. 70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弹簧的自由端B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设弹簧原长为l当挂上80N重物时,弹簧的弹力为80N,指针正对时刻45,则弹力弹簧伸长为指针正对刻度35时,弹簧伸长为,根据胡克定律F=kx得:,代入解得:,即所挂重物的

5、重力为60N,故C正确考点:考查了胡克定律5.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30t3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 25 m B. 50 m C. 75 m D. 150 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解:根据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30m/s,加速度为:a=6m/s2,则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为:x=75m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

6、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6.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撤去F1,物体受的摩擦力一定为2 N,方向向右B. 若撤去F1,物体有可能滑动C. 若撤去F2物体受的摩擦力为一定为10N,方向向左D. 若撤去F2物体一定会滑动【答案】A【解析】【详解】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f=F1-F2=10-2=8N;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8N;A、B、撤去F1后,外力为2N,故物体仍能处于平衡,故所受静摩擦力为2N

7、,方向向右;A正确,B错误.C、D、撤去F2后,外力为10N;若,物体仍然静止,静摩擦为10N,方向向左;若,则物体会滑动;可知C,D均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是初学摩擦力的同错的一个题目,解答本题应准确理解静摩擦力的定义,并能根据受力分析得出力之间的关系7.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面上的位移之比是( )A. 13 B. 12 C. 11 D. 3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末速度为0,所以两者

8、的加速度之比为,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A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8.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其位移 时间图像分别为中直线和曲所示,图中t1对应 x1,则A. t1到t3时间内,乙车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 在t1时刻,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C. t1到t2时间内,某刻两车的速度相同D. t1到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答案】C【解析】甲图线切线斜率

9、先为正值,然后为负值,知乙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A错误;根据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所以在t1时刻,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故B错误;t1到t2时间内,甲图线的切线斜率在某时刻与乙相同,则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故C正确;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9. 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物体处于静止状态;P、Q两物体间存在弹力的是( )A. B. C. D. 【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间产生弹力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A、B、

10、C三种情况下,P与Q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存在弹力而D项中,P与Q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存在弹力解:A、由于重力作用,P压向Q,P、Q间存在挤压,发生弹性形变,P、Q间存在弹力故A正确B、由于重力作用,P、Q都有向下滚动的趋势,使两球之间存在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存在弹力故B正确C、由于重力作用,P压向Q,P、Q间存在挤压,发生弹性形变,P、Q间存在弹力故C正确D、P、Q尽管接触,P与Q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存在弹力,假如存在弹力,两球将发生滚动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判断两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的能力,紧扣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10.在车站、

11、机场,常用传送带运送旅客的货物。如图所示,当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货物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 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 货物受到三个力作用D. 因货物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答案】AC【解析】【详解】A、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行李箱相对皮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故A正确;B、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行李箱相对皮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故B错误;C、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因此共受到三个力,分别为重力、

12、支持力与静摩擦力,故C正确;D、因为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行李箱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C.【点睛】物体受力分析时,可能有时需要根据平衡条件判断与之接触的物体对其有无支持力或摩擦力的情况,需要根据平衡平衡条件进行判断11.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些物理量(重力加速度g已知),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C. 石块落地前最后1秒的位移D. 石块通过第一个1米的时间【答案】ABC【解析】【详解】A根据可知,知道石块下落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楼的高度,故A正确;B根据2a

13、h=v2可知,知道石块落地的速度就可以求出楼的高度,故B正确;C设运动时间为t,根据x=xt-xt-1,即,可以算出下落的时间,由A的分析可知,可以求出楼的高度,故C正确;D石块第1s内的位移可以根据直接计算,是一个已知量,如果只知道石块第1s内的位移,没有其他条件,无法计算楼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ABC.【点睛】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12.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B. 在03

14、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C.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 t=3s时,物体C与D间距离最大【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由甲图看出:物体A和B位移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A的速度比B更大,故A正确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x=x2-x1=10m-0=10m,故B正确由乙图看出:前3s内,D的速度较大,DC间距离增大,3s后C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减小,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故C错误,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考点:x-t图线和v-t图线【名师点睛】对于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

15、要从图象的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抓住斜率、面积、交点等数学意义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1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甲车和乙车的位置齐平(可看作同一位置),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 在第20 s末,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C. 在第30 s末,甲、乙相距100 mD. 在第30 s末,甲、乙的位置再次齐平【答案】AC【解析】A项,由图可知,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项,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20s末甲的速度为 ;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20s末乙的速度为 ,故两者速度不相等,故B项错误。CD项,v-t图的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计算可知,30s末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30s末,甲乙相距100m,故C正确,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C14.如图所示,小球沿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