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12555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高一生物第I卷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D.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A、C项正确,B项错误;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则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故D项正确。考点:本

2、题考查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整个呼吸作用过程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含有遗传物质D. 高尔基体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的功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2、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

3、用的场所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解:A、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正确;C、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均含有遗传物质,C正确;D、高尔基体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的功能,D正确故选:A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3.下列有关生物膜中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均消耗ATPC. 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多D. 膜蛋白的产生可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

4、【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生物膜蛋白是指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蛋白质,这些蛋白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详解】载体蛋白与运输的物质之间,以及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之间均能特异性识别,故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A正确;通道蛋白进行的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内膜上含有氧呼吸酶,所以线粒体内膜比外膜功能复杂,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5、都多,C正确;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高尔基体分泌的具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使蛋白质分布到细胞膜上,D正确。故选B。4.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A.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物质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C. 欧文顿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D. 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

6、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

7、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A错误;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B正确;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二倍,C错误;罗伯特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错误。

8、故选B。5.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则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B. 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 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 6 层细胞膜D. 将乙肝病毒中全部核酸彻底水解最多形成 6 种产物【答案】C【解析】【分析】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毛细血管壁为单层细胞围成,氧气分子出毛细血管,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详解】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共5个短肽,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

9、,A项正确;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把物质运到膜的另一侧,B项正确;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血管壁细胞的两层膜、组织细胞的1层细胞膜,共4 层细胞膜,C项错误;乙肝病毒中的核酸为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判断C项正确。错因在于审题不细。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但线粒体的两层膜不属于细胞膜。6.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NaCl溶液处理抗体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B. 真核细胞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C. 肽链的肽键

10、一定含N元素,R基团不一定含N元素D. 利用3H标记某氨基酸可追踪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1、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2、盐析: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详解】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出现盐析现象,但其生物活性的没有丧失,A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其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肽链的肽键一定含N元素,R基团不一定含N元素,C正确;利用3H标记某氨基酸可追踪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如3H亮氨酸首先在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经内

11、质网初步加工后,再转移到高尔基体中,最后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后排出细胞外,所以放射性颗粒数依次增加的顺序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合成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

12、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多于b组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则吸水量abc;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则失水量def。【详解】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则b组细胞吸水;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则f组细胞失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B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13、不消耗能量,C错误;由c组吸水,d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D正确。【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抓住纵坐标的含义“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比值等于1,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进而判断各组细胞吸水/失水的多少。8.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参与ATP形成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衣藻和黑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小麦根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来源相同 ATP断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键之后可作为合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在饥饿时

14、,细胞中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A. 2项B. 3项C. 4项 D5项.【答案】B【解析】略9.如图是生理状况相同的油料作物种子在清水中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10d前,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和NB. 10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 从图中可知前10d内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D. 幼苗在黑暗条件下发黄而在光下变绿,说明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答案】A【解析】【分析】油料作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萌发初期,吸收大量水分,将脂肪转化成糖类,使得种子干重增加,主要是氧元

15、素含量增加,在萌发后期,大多数脂肪已转化为糖类,与此同时细胞呼吸还在进行,消耗有机物,使得种子干重减少。萌发后,长出幼苗,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使干重增加。【详解】由于油料种子在清水中萌发,最开始干重增加的原因是脂肪转换成糖类,因而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0,A错误;10d后,白光下,由于幼苗叶子变绿能进行光合作用,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即ATP合成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正确;图中前10d内光照条件下幼苗的长度低于黑暗条件下,可以判断前10d内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C正确;黑暗条件下幼苗发黄而光下变绿,可说明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0.下图表示一个由1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该分子中含有180个肽键B. 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R基中含S元素C. 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180个水分子D.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80种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