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12278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61803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倡导仁人君子之道,认为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等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这表明他( )A主张匡正社会秩序 B注重实学,经世致用C主张实施仁政 D注重私学,培养人才2.自汉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共21人22任,考其出身地域,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这反映汉代( )A.选官制度注意地域平衡 B.山东是政治经济文化重心C.察举制容易形成小集团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

2、刻3.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4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的同时,总有一些人极力反佛,狄仁杰、姚崇、韩愈等都有过激烈的反佛言论和行动,斥责佛教教义,主张抑佛乃至拆毁寺庵,尤其是武宗采取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拆除了4600多所寺院。这反映出唐代( )A.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冲击 B.佛教社会基础薄弱 C.皇帝好恶决定佛教兴亡 D.佛教从此一蹶不振5.表1是关

3、于唐代著名宫廷乐曲霓裳羽衣曲来源的不同说法:第一种杨太真外传载: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第二种唐会要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改编。第三种唐书等载:此曲前部分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创作而成。这反映出A综合多种说法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与之相似的观点是()

4、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D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7.据宋刘克庄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时出现“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的盛况。上述现象表明,莆仙戏在当时流行是因为( )A吸收元杂剧的戏曲元素 B社会等级观念弱化C程朱理学广泛传播 D满足市民文化品味8.明代学者胡应麟评论某项发明时说:(它)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它指的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9.中西文

5、化交相辉映,如孟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宋应星和牛顿 B.关汉卿和莎士比亚 C.郑板桥和莫奈 D.王夫之和巴尔扎克10.明代西游记不仅描绘了不受管束、任性勇为的孙悟空这一形象,还描绘了一个广大的神魔世界,那里充斥着昏庸残暴、营私舞弊、贪财好货的行为。这反映出当时( )A.奢靡世风盛行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小说兴起冲击等级观念11.鸦片战争后,史学界掀起了研究世界史地的热潮,涌现出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梁廷柟的海国四说等一批史著。这说明当时中国人A.坚持“中体西用” B.关注西方科技C.重振“经世之学”

6、 D.开始开眼看世界 1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梁启超的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13.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到:“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我自己的名字也是在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这种现象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新文化运动后14.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定中学令和大学令,取消“尊

7、孔”条款,解除经科,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成国民的学校。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追求民主成为时代主题 C.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D.尊孔复古逆流销声匿迹15. 1917年乃至以后几年,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191920年间更是明显下降,1920年下半年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对十月革命的提及出现爆炸式增长。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十月革命胜利影响 B.知识分子的觉醒 C.社会主义成为主流 D.社会性质的变化16.苏格拉底在被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后写到:“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

8、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捍卫法律至上原则1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可以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这表明他们(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B.抨击教会腐败 C.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 D.要求宗教宽容18.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哈姆雷特和红楼梦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

9、义19.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提出:(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宗教宽容 B否定基督教地位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的权威20.伏尔泰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如苹果坠地的故事便是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科学故事。伏尔泰此举意在( )A 启发平民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B借用牛顿学说抨击宗教神学C推动宗教改革走向高潮 D推动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21.图1是某位科学家发现并验证相关定律的实验装置,这一发

10、现为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做出开创性贡献。这位科学家来自(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图122.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伽利略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这里的“真正方法”( )A引发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B推动“日心说”的创立C奠定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D奠定资产阶级革命基础23.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24.图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1、于1870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图2A 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C捕捉光和色之下万物的“瞬间印象”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二、非选择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阉党迫害致死。早年从事反对阉党的斗争,清军入关后从事抗清斗争。眼看复国无望,遂潜心著述,写出了明夷待访录,系统阐述了其社会政治思想。书中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猛烈抨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2、“我之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在他看来,应当革去像桀纣那样“独夫”的“君”,要得到像汤武那样受百姓爱戴而尊为“父”、“天”的“君”。君与臣应该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共同负担人民公共利害的“分工关系”。他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极限,并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二 卢梭(1712-1778),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他同情民众疾苦,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位。他认为“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要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在卢梭看来,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

13、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自己来代表,人民不需要找一个主权统治者。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黄宗羲、卢梭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卢梭主张的相同之处,有何主要差异。( 7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小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青年时期的徐光启,曾在家乡与广东、广西等地

14、教书谋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举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他以对先进科学技术特有的敏感与热枕,注重学习和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为当时中国学习、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第一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先后在翰林院、詹事府、礼部任职。崇祯五年(1632年)成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不久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农政全书是徐光启日积月累所成之书,全书共60卷,约50多万字,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蚕桑等有关农事的各个方面内容,是我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在我国农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与价值。 摘编自周瀚光、王贻梁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