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资料链接新人教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09103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资料链接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资料链接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资料链接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资料链接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链接一:补充注释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引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这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引自幼学琼林身体。原文是“笑人齿缺,胡为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3.“上九潜龙勿用”引自周易乾。“上九”原文是“初九”,“潜龙勿用”即所谓“龙德而隐者也”。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尚书禹贡。原文不在一处,

2、是学生因不懂而胡乱拼凑到一处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应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5.怪哉宋朝人编的太平广记473卷里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悉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6.“铁如意,

3、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文载清人王先谦所编清嘉集初编卷五。李克用为晚唐沙陀人,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官封晋王。他为了争夺地盘,扩大势力范围,与另一地方军阀、农民起义的叛徒朱温连年攻战不停。三垂冈一名三垂山,在今山西潞城县西。李克用曾因一次对梁战争的胜利在此置酒庆贺。刘翰赋写的就是这次宴会的盛况。“金叵罗”是一种敞口的浅杯,形制同现今戏曲舞台上用作道具的长方形酒卮相仿佛。鲁迅先生所引刘翰赋中的“金叵罗”一词也应作如是观,否则与下文“千杯未醉”四字便难以缀连榫合。链接二: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892年

4、2月到这里入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达六年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

5、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私塾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

6、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学教本“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

7、对联即可。而“长学”在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的教育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诵;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寿 镜 吾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中秀才。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八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教学之余,以读书自娱,除经史子集外,博览稗官、笔记。晚年常阅报纸,与人议论时政,言及帝国主义侵略、订立不平等条约时,辄气愤扼腕,大骂朝廷卖国贼。为人正直,尚气节,崇礼义,生活俭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