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08640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七)生物1.已知传统药物(A、B、C)可促使癌细胞凋亡。现发现一种新药M可提高传统药物的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分析,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 药物M对不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相同B. 不同类型的传统药物对同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C. 改变M的用量可提高传统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D. 药物M对肺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探究新药M可提高传统药物的作用。分析图形,比较四种癌细胞在不加M和加M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

2、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据图可知,药物M对不同细胞凋亡都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不相同,A不合理;从题中看不出不同类型的传统药物对同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也可能相同,B不合理;从题中看不出改变M的用量可提高传统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可能降低传统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C不合理;据图可知,药物M对肺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不同,对肝癌细胞的促进作用大于对肺癌细胞的促进作用,D合理。故选D。2.下图所示的是某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其中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B.

3、 若该细胞是某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合成抗体C. 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 基因A与a控制同一性状,其碱基对数目肯定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之前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据此以图示信息为切入点明辨“某细胞”可能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其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在此基础上,围绕“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液免疫、基因的内涵及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等相关知识分析各选项。【详解】图示的一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与之相关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若该细

4、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此时其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能够合成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无分裂能力,若该细胞是某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不会合成抗体,B错误;正常情况下,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相同,而图示中的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正确;基因A与a属于等位基因,基因中碱基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点睛】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体液免

5、疫、基因的内涵及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3.某同学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A是B的充分条件”,表示由条件A必会推得B,则下列选项符合此模型的是A. A表示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B表示在遗传中其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有关联B. A表示高茎豌豆(Dd)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D、d分离,B表示其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C. A表示父亲患有色盲病,B表示女儿一定患色盲病D. A表示非等位基因,B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因果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

6、论的能力。【详解】由于X和Y染色体为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所以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如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位于Y染色体上的人类外耳道多毛只发生在男性,A正确;高茎豌豆(Dd)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D、d分离,D、d的数量要相等且生存能力相同,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B错误;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如果父亲患色盲病,母亲正常,则母亲可能把正常基因传给女儿,女儿不患色盲病,C错误;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A。4.下列现象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植物激素的对应,不正确的是现象植物激素A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

7、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生长素B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乙烯C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细胞分裂素D芦苇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赤霉素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当时,有利于脱分化,当生长素含量大于细胞分裂素含量时,有利于再分化形成根,当生长素含量小于细胞分裂素含量时,有利于再分

8、化形成芽;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详解】“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是利用了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A正确;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乙烯)即发(红柿成熟)”,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促进小麦成熟脱落,C错误;赤霉素刺激植物茎秆的伸长,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D正确。故选C。5.已知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

9、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害性杂草。为减少三裂叶豚草的危害,某示范区选取紫穗槐等经济作物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增长,结果三裂叶豚草的数量迅速下降,如图是该示范区部分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若无紫穗槐等经济作物的竞争,三裂叶豚草的数量变化很可能是曲线,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B. 三裂叶豚草在该区的数量增长最终可能为曲线,紫穗槐等发挥了重要的限制作用C. 若曲线的Oe段代表紫穗槐的数量变化,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应在b点砍伐D. 若想预测三裂叶豚草的数量变化趋势,应调查分析该时期其种

10、群的年龄组成来判断【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曲线表示J型曲线,曲线表示S型曲线,b点表示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d点表示K值,种群增长率为0,ef段种群数量减少。【详解】三裂叶豚草入侵我国后,在未建立控制示范区时,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种群数量按曲线“J”型曲线增长。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根据题意,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经过群落演替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限制了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导致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数量增长最终为曲线“S”型曲线,B正确;若曲线的Oe段表示紫穗槐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

11、应在b点以后砍伐,砍伐后的数量维持在K/2左右,可以使紫穗槐有较高的增长速率,有利于种群的恢复,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C错误;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种群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属于中档题。6.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相关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 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越高B.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之一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

12、. 草原上的狼捕食兔子,它们共同进化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答案】B【解析】【分析】抵抗力稳定性: (1)含义:生态系统 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3)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 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详解】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狼和兔子的奔跑能力的提高是它们共同进化的

13、结果,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故选B。7.根据研究者对蛋白酶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一定量的蛋白质,用三种不同来源的蛋白酶来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条件均相同,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产物氨基酸的量,据此计算单位时间氨基酸的产生量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_。请写出一项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_。(2)将获得的某蛋白酶提取液,以蛋白质和淀粉为底物进行研究,得到下图1、2、3。从图1、2中可以看出酶与酸在作用上的不同点是_;图3中与加酸相比,得到同样多的产物,加酶组所需的时间更短,其原因是酶降低_。(3)研究者将蛋白酶通过

14、酶工程改造后加入洗衣粉中,发现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填“是”或“否”)合理,理由是_。【答案】 (1). 探究不同来源蛋白酶的活性 (2). 每组实验重复几次;记录的数据取平均值等 (3). 酶具有专一性,而无机催化剂没有 (4).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 否 (6).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解析】【分析】有关酶的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

15、能; (4)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详解】(1)根据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来源蛋白酶的活性。自变量是三种不同来源的蛋白酶,因变量是各组产物氨基酸的量。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必须重复几次,实验结果取记录的数据的平均值等。(2)据图1可知,加入蛋白酶使蛋白质底物剩余量减少,而淀粉底物剩余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蛋白酶催化分解蛋白质而不分解淀粉。据图2可知,加入酸使蛋白质和淀粉底物剩余量都减少,说明酸催化分解蛋白质和淀粉。从图1、2中可以看出酶与酸在作用上的不同点是酶具有专一性,而无机催化剂没有;据图3可知,图3中与加酸相比,得到同样多的产物,加酶组所需的时间更短,其原因是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3)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不合理,因为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酶的化学本质、特性,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预测能力,并结合题干中的三个曲线图比较分析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