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

上传人:网****集 文档编号:119303001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灸法刺法b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刺法灸法学B1-5次作业 刺法灸法学B第1次作业 1. 内经当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指: C.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应取相关的经穴平补平泻 灸后出现大水泡,刺破放液后应涂以: B.龙胆紫 3. 大部分穴位的针刺深度,一般以什么为原则 C.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 药物消毒法,常用什么浓度的酒精浸泡,浸泡时间通常为 E.75%、30-60分钟 5. 全面总结上古以来的刺法与补泻手法的书籍是 E.内经 6. 当切循经络时,下面那种情况不属于经络虚证: A.硬结 7. 如在临床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晕针时,最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B.立即停止再针刺,并将针拔出 8. 最早的拔罐法所

2、用的“罐”是: B.兽角 9. 当出针后,局部出血青肿明显时,下面那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E.先冷敷,再热敷 10. 下面那种情况适宜用三棱针疗法D.痛证 11. 为防止“煮沸消毒法”对针具的损耗,常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配成 E.2%的重碳酸钠溶液 12. 在应用电针治疗仪时,下面哪项最应该注意 E.电针治疗仪在使用之前,首先应将电针的强度调节电钮调至“0”位 1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行针的辅助手法: A.捻转法 14. 毫针古代又称: E.小针或微针 15. 刺法起源于 E.新石器时代 16. 不宜直接灸的部位是 B.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 17. 在针刺过程中,病人感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胸

3、闷气短,心慌心悸,恶心欲吐,面苍肢冷,脉微细。此称 A.晕针 18. 下面那种灸法属于非艾火类的灸法: A.天灸 19. 拔罐法的留罐时间一般是 A.5-15分钟 20. 皮肤针的消毒通常采用在使用前: E.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以上 21. 皮肤针疗法的叩刺主要应用: B.腕部的弹力 22. 下例各类材料中,哪种是常用来制做现代毫针 E.不锈钢 23. 面部应用穴位注射时,一般每穴注射: B.0.30.5毫升 24. 现代毫针刺法应包括: E.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及出针法 25. 当病人在针刺过程中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末端放射,甚至引起肢体瘫痪时,说明针刺 E.刺伤了脊髓 26.

4、毫针的规格是指: E.针身粗细和长短 27. 在针刺过程中,医生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可分心。此称: E.治神 28. 属于瘢痕灸的是 B.化脓灸 29. 阳中隐阴法适用于: E.先寒后热 30. 临床上以多长.多粗的毫针最为常用 E.长2575mm 粗2832号 1.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杀虫作用A.隔蒜灸 2. 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作用: E.隔姜灸 3. 九针当中刺入留针,补益精气的针具是A.毫针 4. 九针当中可深刺,主治深邪远痹,善祛风的针具是B.长针 5. 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的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浅、中、深三层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 A.苍龟探穴 6

5、. 将穴位分浅、深两层,先在深层紧提慢按6数,再在浅层紧按慢提9数的先泻后补的方法称 E.阴中隐阳 7. 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多点放血的方法称 E.散刺法 8. 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质的方法称:C.挑刺法 9. 针柄的末端部位 B.针尾 10. 毫针针具的规格主要根据的粗细长短A.针身 刺法灸法学B第2次作业 1. 最早的针具是:B.砭石 2. 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各种方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称:C.得气 3. 下面那些部位适宜拔罐B.肌肉丰厚处 4. 刺法灸法学中的针法内容主要是指B.毫针的针刺方法 5. 下面哪种方法不是皮内针的适应症:A.疖肿 6.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操

6、作时间短的方法是指E.捻转补法 7. 临床一般病症的毫针留针时间为:E.20-30分钟 8. 纸垫练针的主要内容为:E.指力和捻针法 9. 印堂穴适用的进针法为B.提捏法 10. 应用刺激性中药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的方法称C.天灸 11. “烧山火”由组成:A.提插、徐疾、九六、开阖补法组成 12. 首提烧山火、透天凉的著作是:B.金针赋 13. 九针当中的长4寸,形如剑,锋利,用于切开排脓的针具是B.铍针 14. 最早的“罐具”是:B.兽角 15. 化脓灸的正常的脓色为A.清稀色白 16. 火针后,局部出现时,属于异常反应D.严重感染 17. 针刺的行针的基本手法是D.捻转 18. 为避免电

7、针产生适应,可采取C.间歇通电 19. 针刺患者上肢穴位后,其相应的上肢出现麻木,可能是E.刺伤了神经 20. 进针后,先直刺提插捻转6数,得气后,将针斜向病所,令患者深吸气,使气至病所,可以止痛的方法是 D.运气法 21. 慎用灸法的病证为A.阴虚内热 22. 三棱针在耳尖施术治疗高血压,宜用A.点刺法 23. 行针的特点是构成针刺手法轻重的主要因素,其中行针应从考虑B.行针的幅度、频率、时间和力度 24. 决定针刺补泻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是:A.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 25. 三棱针挑刺法是挑断E.皮下白色纤维样物质 26. 下面那种刺法不属于内经的浅刺法:A.短刺 27. 内经当中的先直刺入深

8、处,然后退至浅层,再分别向两傍斜刺,形如鸡爪,治疗与脾相关的肌肉病症刺法是 C.合谷刺 28. 提插补泻法的泻法要点为E.反复轻插重提,下插时的力量小,速度慢,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 29. 头针主治:B.脑源性的疾病 30. 内经当中的泻法原则是D.菀陈则除之 1. 耳穴的腰骶椎分布在:D.对耳轮 2. 耳穴的内生殖器分布在 E.三角窝 3. 在肌肉比较松弛的部位进针时常用:A.舒张进针 4. 在肌肉比较薄紧的部位进针时常用: C.提捏进针 5. 要想获得较大的刺激量: E.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用力重,操作时间长等来实现 6. 提插泻法 C.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 7.

9、 内经当中的放血排脓的刺法是: E.大写刺 8. 内经当中的深刺类的刺法是B.短刺 9. 上面那种情况属于皮肤针的弱刺激:A.局部稍红 10. 上面那种情况属于皮肤针的强刺激: E.局部隐隐出血 刺法灸法学B第3次作业 1. 应用毫针捻转法时,若想达到小的刺激量,可通过行针时的: E.捻转角度小,频率慢 ,用力轻,操作时间短等来实现 2.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行针的基本手法:A.提插法 3. 下面那种方法不属于拔罐法的主要作用:B.补益强壮 4. 凡是能使机体亢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称E.泻法 5.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要点为:A.反复重插轻提,下插时的力量大,速度快,上提时用力小,速度慢 6

10、. 内经当中的先在前胸或后背循按寻找压痛点,在压痛点处前后斜刺,以治疗心痹等内脏疾病的刺法是B.偶刺 7. “烧山火”由组成A.提插、徐疾、九六、开阖补法组成 8. 下面那种情况不宜使用头针疗法E.心力衰竭 9. 针具的高压消毒法要求:E.压力为1-1.4/2;温度120;持续时间为30分钟 10. 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不追求得气感的针刺方法是:B.腕踝针 11. 下面那些情况不宜拔罐E.孕妇的腰骶部 12. 左转右转反复交替进行,具有通经活血,行气止痛的方法称D.龙虎交战 13. 穴位磁疗的治疗剂量十分重要,通常小剂量的磁片总磁场的强度应控制在B.4000高斯以下 14. 穴位埋线疗法一般应

11、间隔B.2-4周治疗1次 15. 一般进针的角度可分为:E.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45、15 16. 下面那种规格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规格:E.长2575mm 粗2832号 17. 当补之时,针尖顺经脉的循行方向而刺;当泻之时,针尖逆经脉的循行方向而刺的补泻法是指A.针向迎随 18. 头针的进针深度应到达:B.帽状腱膜层下层 19. 下面那种情况不属于耳针的处方原则:D.按季节选穴 20. 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与内生殖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D.三角窝 21. 临床对于一时性的气血逆乱、经气失调,或虚实不明显的一般病症常选用E.平补平泻法 22. 应用耳穴的望诊法时应注意假阳性的反映,下面那种

12、情况是假阳性的反映A.色素痣 23. 患者针刺过程中出现胸闷、胸痛、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紫绀、休克等危象时,可能是C.刺伤了肺脏 24. 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C.耳甲艇 25. 那种情况不属于三棱针疗法的适应症C.虚证 26. 九针当中的针尖锐利,三面有锋棱,最早的放血工具是:D.锋针 27. 头针的捻转速度为:A.200次/分钟 28. 适用于长针进针的方法是:A.夹持法 29. 针具的发展前身是:B.砭石 30. “得气”又称:D.气至 1. 内经中的刺分肉间,一针多向斜刺,治疗肌肉痹证,与脾相应的刺法是: D.合谷刺 2. 内经中的浅刺疾出,以取皮气,与肺

13、相应的刺法是 E.半刺 3. 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等应考虑为: E.晕针 4. 针在穴内,运针、出针感到困难应考虑为: B.滞针 5. 内经当中的直刺深刺得气后,将针慢慢退出,从阴引阳以清热泻实的刺法是:D.十二刺的输刺 6. 内经当中的直刺、深刺至骨骼的刺法,适用于肾与骨骼及深部的疾病的刺法是: E.五刺的输刺 7. 当针下得气后,通过各种方法使针下经气勿散失的方法称: D.守气法 8. 当针下得气后,用特定的方法使针感向病所传导扩散的方法称:C.行气法 9. 耳穴的心分布在 B.耳甲腔 10. 耳穴的盆腔分布在E.三角窝 刺法灸法学B第4次作业 1. 内经当中的

14、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输的刺法是:E.远道刺 2. 应用穴位注射时,为避免损伤神经,当针尖触到神经干时应: D.适当退针后注入药液 3. 按临床经验取耳穴,失眠、神经衰弱、痛证、炎症等宜取:E.神门 4. 耳穴应用穴位注射时,一般每穴注射:A.0.1毫升左右 5. 属于透刺本经穴位的透穴针刺法是B.地仓透颊车 6. 头针最主要的行针手法是D.捻转法 7. 根据进针、出针及行针等的快慢分补泻的针刺手法为:C.徐疾补泻法 8. 属于直接艾灸的方法是:A.麦粒灸 9. “煮沸消毒法”通常要在水沸后,持续A.15-20分钟 10. 耳针毫针法的刺针手法:A.以小幅度的捻转法为主 11. 先按揉施术部位,使之充血,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刺入,随即出针,再轻轻挤按针孔周围,放出少量血液的方法是 D.点刺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