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297830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学期六月份考试高一 化学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总分得分分卷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 Mg2CMg2CBC Ca2Ca2D 2HHH2.已知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苯分子中碳原子间形成的碳碳键完全相同B 苯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夹角都是120C 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D 苯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3.下列给出的能源中,不能作为新能源的是(A 太阳能B 无烟煤C 燃料电

2、池D 氢能4.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 F2、C12、Br2、I2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浅C Li、Na、K、Rb、Cs金属性逐渐减弱D 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5.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 从石油中可以获得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C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6.“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西气”指的是()A 石油气B 天然

3、气C 水煤气D 煤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中只含有烷烃B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汽油C 石油裂化主要是得到甲烷等气态烃D 石油分馏能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8.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A 淀粉类物质B 水C 脂肪类物质D 蛋白质9.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一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离子半径A2大于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B)r(A)

4、r(C)C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C)r(B2)r(A2)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BAC10.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钠反应乙醇分子断裂CH键B 酯化反应中乙酸断裂OH键C 与氢气加成乙烯断裂C=C 键D 催化氧化反应中乙醇断裂CO键11.下列物质中,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是()A 苯B 乙烷C 乙醇D 乙酸12.AB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看A比B少4,而次外层电子数A比B多6,则该离子化合物是()A MgOB CaOC KClD MgS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14.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 4B 5C 6D 715.下列有关有机物水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B 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 油脂在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不同,但产物完全相同D 纤维素在牛、羊等食草动物的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16.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6、)17.下列变化过程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 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紫红色褪去C 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D 苯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8.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Z2YB X2Y2C Z2Y2D ZYX19.关于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叙述有常温下,产物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3种氯代产物都是液体;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的事实证明了甲烷不是平面正方形;实验室可以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甲烷和氯气;如果把收集好甲烷和氯气

7、的试管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爆炸;光照时,试管中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0.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在酶的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他们研究了三磷酸腺苷酶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下列关于蛋白质和三磷酸腺苷酶的结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都是由氨基酸这一基本单位构成的C 前者能水解,后者不能水解D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2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解质溶液Y是硫酸铜溶液B 电极X的材料是铜C 银电极为电

8、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为Age=AgD 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X电极流向银电极22.已知铅蓄电池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PbO22H2SO4Pb=2PbSO42H2O。下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铅为正极,二氧化铅为负极B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SO 2H=PbSO4H2OC 硫酸溶液中,氢离子移向负极D 放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根离子浓度减小23.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AB BC CD D24.以下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 根据反应CuH2SO4=CuSO4H2设计的原电池中铜作负极B 钠块与铜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盐酸中发现铜的表面很快有大量的气泡冒出C 根据原电池原

9、理,可以将反应2H2O2=2H2O设计成原电池,且H2在负极反应D 构成闭合回路是形成原电池的必备要素之一,电子在此闭合回路中从负极流经导线到达正极,再从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回负极25.目前,科学界拟合成一种“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烯C60的分子容纳在Si60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叙说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该晶体为分子晶体C 该物质是一种新的化合物D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 400分卷II二、非选择题26.回答下列问题:(1)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ALi2SO4难溶于

10、水BLi与N2反应产物是Li3NCLiOH难溶于水DLiOH与Li2CO3受热都易分解(2)与铝位于对角线位置的第二周期元素是_,能区别Be(OH)2和Mg(OH)2的一种试剂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_。(3)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时,科学地预言了11种尚未发现的元素,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例如,他预测在铝的下方有一个与铝类似的元素“类铝”,后来被法国化学家于1875年发现,命名为镓。镓的元素符号是_,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4)关于与镓同主族的第6周期元素性质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_。A单质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B其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C在化合物中显3价D单质与盐酸的反应比铝剧烈27.有关催化

11、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按照图示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从A管中可观察到_的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_,原受热部分的铜丝有什么现象?_,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_。28.在一只小烧杯里,加入20 g氢氧化钡Ba(OH)28H2O晶体粉末,将小烧杯放

12、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 g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实验中观察到的_、_且反应混合物成糊状,反应混合物呈糊状的原因是_。(4)通过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生成物的总能量。29.甲和乙两位同学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的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CH3CH2OHCH2=CH2H2O;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