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292666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钱塘湖春行)2.欲为圣朝除弊事,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4._,盖以诱敌。(狼)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2、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6.甲诗作者为_代诗人_;乙文作者为_文学家_。(4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_8.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诗起首两句以夸张手法叙写欢乐豪放的宴饮,体现作者与友人相处时的愉悦心情。B.乙文作者细致描绘山间一日及四时的自然风光,体现其寄情山水乐无穷的怡然自得。C.甲诗具体描绘渡黄河登泰山时艰难困顿的遭遇形象体现了诗

3、歌“行路难”的主题。D.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作者对醉翁亭秀丽环境的欣赏。9.教材将甲诗和乙文编入同一单元,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种种_,对此,我们要_、_地面对。(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焦竤玉堂丛语)【注释】刘公宣:即刘宣。卫使:人名。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

4、文恭”也同。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_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3分)_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3分)(1)_;(2)_;(3)_;二、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8分)石狮为什么不像石狮(1)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我们常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石狮,有的面目狰狞,龇牙咧嘴;有的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在很多旧时的宅院、园林、寺庙前,石狮是必不可少的镇宅之物。可是,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它们时,往往都不

5、敢确定它们是“狮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2)这需要从狮子的来源讲起。狮子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上,对于中原地区来说,狮子是外来之物。中原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狮子化石,传世文献中也有任何关于狮子诞生于古代中原地区的记载。(3)目前最早能见到“狮子”身影的文献为汉书,那时它作为贡品传入中国。“明珠、文甲、通厚、翠洞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从汉书中可大致看出,在张骞通西域之后,狮子开始传入中国。当然,在西汉之前没有关于狮子的文献记载也不能说明狮子没有出现过。(4)先秦时期有关于“狻麑”这种动物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提道:“名兽

6、使足走千里,狻猊(麑)、野马走五百里。”尔雅也描述了这种动物“狻麑,如虦貓,食虎豹”。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发现,狻麑与狮子有很多相似之处:跑得很快、凶猛异常。但是狻麑又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所以难以分辨狻麑到底存在于现实中还是只存在于神话中。(5)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即便有狮子作为贡品进入中原那么数量也不会很多。因为古代虽然开通了丝绸之路,但交通仍然极为不便。要远程运送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避开粮草问题不说,路上需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就是一大难题。(6)可见,这样的进贡很难发展其规模,再加上这样的猛兽抵达京城之后,民间的工匠、艺术家很少有机会见到一面,所以这与它们存在于传说中,在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

7、。(7)除了上述原因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石狮在外形上更像传说中众多神兽的结合,反而不像狮子之外,随着朝代变迁,石狮的神韵与狮子有所出入也是一大原因。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雕匠们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上更注重石狮的神似,于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尽一切可能赋予狮子威武、凶猛的形象。从四川雅安高颐阙前石狮身上的翅膀便可看出一些端倪。(8)隋唐时期,虽然狮子除了看守陵墓之外,还用来镇守宫殿、大门,但造型上仍然继承了前代的许多特点。宋元时期,石狮的形象虽然仍有唐之遗风,但是唐代狮子那种昂扬雄浑的神韵和狞厉威严的宗教意趣大大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驯柔情的世俗意味。造型中的狮子挂铃铛,悬带,飘彩巾,吊红缨,体积也日渐缩

8、小,不再使人望而生畏。(9)到了元明清时期,石狮的雕刻从宫廷走向民间,发展出很多的风格,地方特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这段时期雕刻出来的石狮更加精致一些细节(比如颈部的项饰)也开始变得多样。尤其是清代与唐宋狮子相比,神韵不足,精细有余。(10)清代晚期之后,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石狮开始批量生产,失去了它作为工艺品的一些特点,地方特色渐渐消退,神韵大减。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些石狮甚至像一种宠物,失去了威风凛凛的感觉。(11)_,导致石狮从外形上与狮子相去甚远_,导致石狮在神韵上与狮子的相似之处也有所消减,这些都使得现在看到的石狮与狮子形象差别非常之大。选自读写月报(有删改)14.请从简析标

9、题“石狮为什么不像石狮”的妙处。(3分)_15.(1)第(7)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 _。(3分)(2)请根据文意,将下列石狮的艺术风格信息与相关朝代连线。(4分)体积缩小,温驯柔情魏晋南北朝地方特色,精细有余 隋唐时期富有想象,威武凶猛宋元时期昂扬雄浑,狞厉威严明清时期16.联系全文,请在第(11)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以总结全文。(4分)_,导致石狮从外形上与狮子相去甚远;_,导致石狮在神韵上与狮子的相似之处也有所消减,这些都使得现在看到的石狮与狮子形象差别非常之大。17.有人认为本文第(4)段不必放入文中,你认为呢?请简述理由。(4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0分)陪母亲

10、过年(1)前些年,母亲身体还棒的时候,我们兄弟z mi_也都正值意气风发。为了生意,为了理想,为了工作,为了这为了那,我们全国各地四处跑,总是很难凑到一起。而今年,在一个月前,我们几个已经约定,过年时一定回家。(2)母亲年轻时守寡,也是一个寡言的女人。而今老了我们兄妹几个却都不在她身边,她一个人寂寞又孤苦。我们心里都很内疚。(3)大姐又来电话了,问我:“么妹,吃饭了没?”我说还没呢。大姐说:“你猜我做了什么?我做了母亲最爱吃的花生米炖猪脚,给你也留着呢。”临了,大姐又加了一句:“我已给母亲盛了一碗饭了。”(4)大姐总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像母亲。(5)我们兄妹几个陆续到家了。聚在大哥的

11、老房子里,加上几个各自的新家庭成员,足足坐了两桌。对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话匣子便拉开了。(6)不知谁将话题扯到了母亲最疼谁这个问题上去了。大家一致认为,母亲最疼的人是我。原因是:那时,每逢家里来客带来了礼物,母亲给我们分食时,我总能多分一些。还有,每逢我与哥哥姐姐们玩耍时,只要一拉哭腔,母亲就握着鸡毛掸子追得他们满院子跑。(7)我不服气地说:“谁叫大哥那时候太倔强,每次母亲追打他,他总要梗着脖子、涨红着脸不服气;谁叫二姐跟大姐偷着说,老幺才是亲生的,还联合起来对付我”说到这里,我回头看看母亲,母亲正笑得一脸灿烂。我们几个也都笑了。(8)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母亲手心里的宝。可母亲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她只能把重点放在弱小的孩子身上。那时,我总爱生病,一生病,母亲就会格外照顾我。(9)另外,还要听母亲的话。家有家规,母亲喜欢讲规矩,在家里,她有很高的威望。母亲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得去做什么。这个是难题,可家庭就像一艘大船,总得有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