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292580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 由_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种类 (1)缺失:染色体_缺失引起的变异。 (2)重复:染色体中_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3)易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_上引起的变异。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_引起的变异。,3结果 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_或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4举例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_引起的遗传病。,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概念 由染色体数目_或减少而引起的变异。 2分类,3结果 使细胞内_数目增加或减少。,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1实验原理 低温抑制_的形成,以致影响_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2、,于是染色体数目改变。 2试剂及作用 (1)卡诺氏液:_。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_。 (3)解离液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 。,3步骤 (1)_培养洋葱根尖。 (2)制作临时装片(解离、_、染色、制片)。 (3)观察(先用_,再用高倍镜,寻找_增加的细胞进行观察)。,答案: 一、1.染色体结构 2.(1)某一片段 (2)增加 (3)非同源染色体 (4)位置颠倒 3.数目 排列顺序 4.缺失 二、1.增加 2.个别 3 染色体 配子 受精卵 染色体组 3.基因 三、1.纺锤体 染色体 2.(1)固定细胞形态 (2)使染色体着色 (3)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1)低

3、温 (2)漂洗 (3)低倍镜 染色体数目,特别提醒: 染色体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染色体变异多数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1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染色体的特点 (1)不含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2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 (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此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2)根据基因型来判断。

4、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单位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也可以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重复出现几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有几个等位基因就意味着有几条同源染色体。,(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例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1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2.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判定 (1)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是两个概念系统,主要区别在于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的概念与

5、染色体组无关。单倍体一般含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也可以含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染色体组,如普通小麦产生的单倍体,就有三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多倍体与染色体组直接相关,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叫多倍体。,特别提醒: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属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都能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基因重组的实质是基因和基因的重新组合,自然情况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但在人工操作下也可实现,如基因工程。,(2010汕头模拟)某些类型

6、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种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解析:图a当中多了一条染色体为三体,图b为染色体片段增加,图c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图d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C,(2009上海生物)下图中和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和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

7、和重组 D重组和重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由染色体图像可判断中两条为同源染色体,中两条为非同源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重组,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易位。,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A5个、4个 B10个、8个 C5个、2个 D2.5个、2个 解析:由甲图可知,染色体数目为10条,形态为2种,据公式染色体组的数目 ,故图甲的染色体组数为5个。由图乙可知其基因型为AAaaBBbb,据染色体组数为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的次数,故染色体组数为4个。 答案:A,(2010佛山模拟)某二倍体生物正常

8、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下列四项中,能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答案:C 解析:细胞内的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没有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即一个染色体组中各条染色体应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又因二倍体正常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故一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解析:本题考查了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基本概念,以及秋水仙素的生理作用,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和染色

9、体变异的相关知识。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分别是指体细胞里含有两个、三个和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加倍,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二倍体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但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而不是稻穗、米粒变小。 答案: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所产生的花粉分别经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后自交后代( ) A全部为纯合子 B全部为杂合子 C1/4为纯合子 D1/16为纯合子 答案:A 解析:二倍体植株先经花粉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单倍体再经染色体加倍得到二倍体的纯合子,纯合子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仍为纯合子)。,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属于染色体变异,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不会引起基因的缺失。,2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B C D 答案:C 解析: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3如图所

11、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在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选项同源染色体3条应分为3个染色体组,B选项6条染色体也应分为3个染色体组,D选项同源染色体4条(同源染色体最多)应分为4个染色体组。C选项无同源染色体组,应为1个染色体组。,4(2010苏州模拟)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植物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B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也可能是单倍体 C由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答案:D 解析:单倍体是由配

12、子发育来的个体,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无关,如由四倍体生物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有两个染色体组。含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由含一个染色体组和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结合形成的新个体。,5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起作用的时期是( ) A细胞分裂间期 B细胞分裂前期 C细胞分裂中期 D细胞分裂后期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可见它们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起作

13、用的,而纺锤体的形成发生于前期,故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6如图为普通小麦(异源六倍体)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材料分析有关问题:,(1)试分析甲、丁的染色体组数及可育性:甲_、_,丁_、_。 (2)在A、C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中常用的方法有: 物理方法:_; 化学方法:_; 生物方法:_。 (3)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麦与普通小麦培育出了既高产又适应高原环境的八倍体小黑麦。请判断八倍体小黑麦是否为一个新种?_,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答案:(1)二组 不育 三组 不育 (2)低温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 细胞融合技术(植物细胞杂交技术) (3)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缺一

14、不可) 解析:(1)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均为二倍体2n14,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甲为二者杂交的子代,双亲分别为子代提供1个染色体组,甲为异源二倍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不可育。二粒小麦和另一种山羊草也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前者为四倍体4n28,后者为二倍体2n14,二者杂交子代丁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因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可育。,(2)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都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植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通过细胞融合,也会导致重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3)八倍体小黑麦与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都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属于不同的物种,而八倍体小黑麦自交能够产生可育后代,属

15、于一个新的物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7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可遗传变异来源是( ) A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一般无性生殖的生物,都不可能将双亲的基因组合在一起,这里关键要理解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生物的特点。,8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一定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基因型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为11 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二倍体 答案:B,解析: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