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292515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精品优质课件(必修3)(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生长素发现过程实验,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 1产生部位:幼嫩的_、_和_中的种子。 2运输:进行_运输,即生长素只能由_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_的部位,如_、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_、发育中的_和果实等处。 4作用特性_ 表现在_促进生长,_抑制生长。,三、其他植物激素,四、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_。 3应用实例 (1)用_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_溶液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答案: 一、生长 直立 向光弯曲 胚芽鞘尖端 下部 向光弯曲 弯曲

2、生长 刺激 对侧 不均匀 弯曲 对侧 不弯曲 不均匀分布 吲哚乙酸 二、1.芽 叶 发育 2.极性 形态学上端 3.生长旺盛 胚芽鞘 形成层 种子 4.两重性 低浓度 高浓度 5.生根 发育 落花 三、未成熟的种子 伸长 萌发 分生组织 根尖 分裂 根冠 分裂 衰老 成熟 四、1.生长发育 2.效果稳定 3.(1)乙烯利 (2)赤霉素,续表,1.上述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2实验中运用了对照原则,如达尔文的实验中,和为对照组,和为实验组;温特的实验中,为实验组,为对照组,增加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3实验中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

3、则:达尔文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尖端的有无和感光部位差异;温特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1运输 (1)极性(轴向)运输 实验:,结论: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2)横向运输 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如下图 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3)运输的方式 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特别提醒: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等因素引起的。,2分布 (1)产

4、生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1分析下图理解两重性,(1)从甲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 曲线在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曲线中H点

5、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 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M(向光一侧生长慢于背光一侧)。 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特别提醒: 不要将甲图中AA、BB、CC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两重性举例 (1)顶端优势,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A、B、C) A组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

6、长,侧芽受抑制。 B组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组去掉顶芽,切口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受抑制。 结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生长受抑制。,(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茎的背地性原理和根的向地性原理,如图: 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即CA,DB)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一侧生长慢,背地一侧生长快;茎的向地一侧生长快,背地一侧生长慢)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1四类植物激素的比较,2.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7、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解析:本题的解决、首先要认真观察甲、乙、丙三图的光照方向,实验处理,然后分析其中生长素的产生、流向及分布。甲图尖端被云母片分隔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部分,生长素只能垂直向下运输,虽受单侧光照,也不会导致生长素在背光侧增多,结果胚芽鞘左右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故甲不弯曲。乙图尖端被云母片横截为上下不通的两部分,即使有单侧光照,也不会导致生长素在背光侧增多,故乙不弯曲。丙图尖端右侧被云母片横截一半,虽然是垂直照光,但尖端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只有左侧产生的

8、生长素能向下运输,使左侧的生长素分布较多,促使胚芽鞘向右弯曲。 答案:A,(2010苏州模拟)科学家做如下实验:(1)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2)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形态学下端;(3)把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2)同样的试验。(如下图)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中,含生长素最多 B含生长素比少,含生长素比多 C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中生长素含量之和多 D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 答案:C,解析:单侧光照

9、射胚芽鞘尖端(尖端为感光部位)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处)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处)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生长素还能进行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逆转。因此,琼脂块的生长素可运输到(且均等),不能运输到。,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解析:由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P基因突变后的表现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的处理效果相同,但无法由此判断P基

10、因的突变与抑制剂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D,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答案:B 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大于C浓度时对器官具有抑制作用,即高浓度抑制;小于C浓度时对器官具有促进作用,即低浓度促进,所以选B。,(2010平顶山模拟)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见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 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

11、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 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 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解析: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类植物激素之间既有协同效应,又有拮抗效应,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长与发育;脱落酸、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由题图可知,当子房发育初期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含量高,在果实成熟时,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成熟时期,则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 答案:D,下列各组植物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是促进植物生长发

12、育的是( ) A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低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 答案:C,解析:在以上各组植物激素中,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是植物生命活动的抑制剂,而其他的几种激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1下列各项中,不是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 A促进果实发育 B向光生长 C促进细胞分裂 D促进插枝生根 答案:C 解析: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不是促进细胞分裂,而是促进细胞生长,所以C项是错误的。A、B、D均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2010重庆理综)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枝架上,支架固定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

13、匀速旋转,n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答案:B 解析:由于整个暗室装置按图示方向匀速旋转,则生长素在根部和茎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根不会弯曲生长。光源随暗室同步旋转,光由通光孔进入,茎受单侧光照射,使向光侧生长素移向背光侧,引起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弯曲,即停止于起始位置后茎向下弯曲。,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答案:B 解析:高浓度的生

14、长素具有抑制作用,与落花落果也有关系。,4(2010宁德模拟)燕麦胚芽鞘经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弯曲程度( ) AAB BAB CAB D不一定,答案:A 解析:由图一可得知甲中IAA含量少于乙中IAA的含量,但图二中琼脂块位置决定了A、B都要直立生长,因为下部均匀受到IAA的刺激。,5早在1962年,科学家观察到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株高50%以上,由此可推测赤霉菌( )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 D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

15、特殊物质 答案:D 解析:当时还没有分离出这种物质,还不知道产生的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是什么。,6图示为某课外小组验证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略) 实验材料:完整的胚芽鞘若干、云母片(或薄玻璃片)、琼脂块等。,实验步骤: 将胚芽鞘尖端切下,置于中间插有云母片的琼脂小块上(琼脂分为A、B两部分),并给予单侧光照射,如图a所示。 一段时间后,取琼脂块A、B分别置于另一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两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引起胚芽鞘尖端以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分布较少,背光侧分布较多。,指导教师认为上述实验只能说明在此种状态中胚芽鞘尖端下的生长素分布状况,并不能证明这种分布状况与单侧光照有关。若要令人信服地证明生长素的这种分布状况与单侧光照有关,还应设计补充实验。 (1)补充的实验设计: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