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286864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工具在不断的改进B. 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 反映了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图片从原始社会到铁农具出现以及唐朝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故A项正确。生产力发展显著标志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故B项正确。图片都是用于农业的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图片原始社会的是

2、石器时代,并不是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在招牌商标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据此可知市坊制度开始瓦解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商业信用的宣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仁”“义”“德”“信”体现出商标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故正确;“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说明商家注重商业信用的宣传,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市坊制度开始瓦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错误,选择D项正确。

3、3.图为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 农业税相对稳定B. 税收总额呈上升趋势C. 政府推行农商皆本的政策D. 工商杂税总体增长幅度较大【答案】C【解析】【详解】从趋势图中看出,农业税基本稳定在2000万两左右,比较稳定,故A项正确;图片显示从整体上税收总额呈现上升趋势,故B项正确;清代中期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工商杂税增长较快达到将近6000万两,并超过农业税,故D项正确。4.下表是根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该表反映了A. 中国农业快速发展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自

4、然经济完全解体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893年到1899年,中国的棉花、豆类、油类和烟叶等农产品的出口数额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说明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故选B项;表格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额的增加,而不是农业的快速发展,故排除A项;“完全解体”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故排除D项。5.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A.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

5、发展迅速B.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D.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上述内容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专门发出的通告,代表的是国家,反映的是国家对民族工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故应选D。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6.1948年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如果当年金圆券的购买力以1计算12月跌至0.0603,1949年2月跌至0.0000002,相当于金圆券发行时

6、的500万分之一。上述现象A. 说明国人的消费能力增强B. 是政府刺激民族经济发展重要举C. 反映了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D. 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有直接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48年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如果当年金圆券的购买力以1计算,12月跌至0.0603,1949年2月跌至0.0000002,相当于金圆券发行时的500万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乱发纸币、通货膨胀的现象,说明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C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国人的消费能力不可能增强,故A错误。乱发纸币、通货膨胀不利于民族经济发展,故B错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属于

7、外因,不是政府政策原因,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7.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 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B.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C. 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

8、户试点”、“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改革予以肯定,在农村迅速推广”等可知特点是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故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的土地经营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4年开始,故C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经济特区的设立,故D项错误。8.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 服饰改革举步维艰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 社会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中“民间衣着更为自由”可以得出服饰改革并不是举步维艰

9、,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崇洋媚外之风随之开始盛行,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故C项排除;据题干中服饰的变化说明社会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故D项正确。【点睛】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服饰变化的特点,紧扣“民国初年”等信息可以得出服饰变化带有时代色彩。9.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反映了A.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B. 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C. 有轨电车便捷了人们的生活D. 近代以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鱼雁”是古代书信的意思,并且材料中的“音书万里一时通

10、”也提示出了电报电信业,说明近代通讯事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电讯事业,不是交通工具变迁,故A项错误。有轨电车属于新式交通不符合材料电讯事业,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电讯事业带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故D项错误。10.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 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 欧洲加大了对亚洲的资本输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美洲白银生产并被运到欧洲,欧洲又将其中部分白银运往亚洲,说明新航路促进了世界各地

11、的经济联系,故B项正确。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材料不能说明当时亚洲是世界贸易中心,故C项错误。欧洲加大了对亚洲的资本输出是19世纪末,故D项错误。11.新航路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 西班牙、荷兰B. 意大利、英国C. 意大利、西班牙D. 荷兰、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17世纪世界上殖民强国是荷兰,因为航海业发达,垄断了世界上航运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中期英国因为殖民地广阔,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故D项正确。西班牙是16世纪世界殖民强国,不符合题意,故A和C项错误;意大

12、利是新航路开辟之前贸易中心,故B项错误。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主要说明A. 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 内燃机的运用使得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答案】C【解析】【详解】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发展均衡,而且贸易额增长迅速,根据“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选C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内燃机的运用无关,故排除B项;推动世界开始从孤立走

13、向一个整体的是新航路开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税法案,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A. 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B. 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C. 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D. 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1930年危及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已经爆发,美国颁布的关税法律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客观上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故B项正确。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是1932年胡佛反危机失败,故A项错误。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是罗斯福新政,故C项错误。

14、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1933年罗斯福开始新政,故D项错误。14.19291933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大量美国人生活困苦,如何解决大量的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就成为霍普金斯(美国广告史上著名的广告文案撰稿人)思考的头等大事。但他认为“只给救济,不给活干,会使人们丧失自尊心”。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与霍普金斯的理念一致的是:A. 发放救济金B. 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C. 通过社会保险法D. 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答案】D【解析】【详解】“只给救济,不给活干,会使人们丧失自尊心”的意思是救济不能单纯物质和金钱救济,应该实行以工代赈,以便促进社会消费,缓解社会社会失业,罗斯福新政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是以工

15、代赈精神体现,故D项正确。A属于直接救济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属于金融措施,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险法属于社会救助措施,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点睛】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15.1949年上台的德国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该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社会市场经济C. 市场主导型经济D.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答案】B【解析】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市场型经济,故B项正确;A是中国特色经济模式;C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前主要经济模式;D是日本经济模式。16.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斯大林模式【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苏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