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285137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九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A. 淋巴B. 组织液C. 血浆D. 淋巴和组织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概念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考查,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解: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由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

2、要与细胞外液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 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即内环境,故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细胞外液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故B正确。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是血浆可以组织液之间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到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故C正确。小肠壁的肌细胞必须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吸收葡萄糖,内环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3.下列物质中均属

3、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 )消化酶 抗体 维生素 血浆蛋白 Na+ O2 血红蛋白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此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分布在组织液中,故抗体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正确;维生素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

4、;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正确;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因此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4.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由弱酸和强碱弱酸盐组成的缓冲物质有关B. 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 中液体有蛋白质,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 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中的低【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或细胞内液,是淋巴,内环境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等组成。【详解】人体

5、血液的PH值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血液中有许多对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A正确;中进行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是血浆,是淋巴,两者都有蛋白质,只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C错误;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细胞内液进入组织液是自由扩散,所以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中的低,D正确。故选C。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

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表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C. 表示滤过作用D.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I应是肺,内环境与I肺交换气体需要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故A正确。II应是消化器官,应表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故B正确。表示重吸收作用,故C错误。IV是排出到体外的皮肤,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识别能力。6.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B.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范围广C. 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 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答案】C【解析】体

7、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慢,时间长,作用范围广,通过体液传送,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7.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B. 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 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 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但效应器是手臂肌肉,B正确;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

8、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正确;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8.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应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A. B. C. D. 【答案】D【解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维持体温,需要增加代谢速率,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促进代谢产热,对应曲线;温度降低,则汗腺分泌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对应曲线;小白鼠为恒温动物,体温维持相对恒定,酶的活性基本不变,对应曲线,故选

9、D。【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正常情况下,恒温动物的体温不会随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体内的酶的活性会保持正常。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答案】A【解析】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A正确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故C错;酶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就失去活性,D错误【

10、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动物激素的调节【名师点睛】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10.下图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射弧的兴奋传递途径能从bc,deB. 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edcbaC. 刺激b点,a、d与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D.

11、 破坏c处,刺激d点,e与a均能测到兴奋【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根据d上存在神经节可判断,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详解】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不能从bc,de,A错误,B正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d、e点测不到动作电位,C错误;破坏c处,刺激d点,兴奋不能通过c传导到a,故a检测不到兴奋,D错误。故选B11.递质发挥完

12、作用后需要被灭活:有些递质被相关的酶分解,有些递质被膜上的转运体回收。如图为某药物A干扰递质回收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A. 是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而递质转运体是位于突触前膜的通道蛋白B. 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当突触前膜上电位转变成外正内负时,递质就会释放出去C. 图中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时,需要相应的载体并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D. 若图中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则药物A会使突触后膜产生持续性兴奋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是突触小泡,是递质的受体,药物A可阻止突触前膜上的递质运载体发挥作用,使神经递质不能及时回收。【详解】是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能与

13、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而递质转运体是位于突触前膜的通道蛋白,能将发挥完作用的递质及时回收到突触前膜内,A正确;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当突触前膜兴奋时即膜电位转变成外负内正时,递质就会释放出去,B错误;图中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属于胞吐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C错误;若图中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由于药物A与递质转运体结合,使递质不能及时回收,所以药物A会使突触后膜产生持续性抑制,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神经冲动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

14、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 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答案】C【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B错误;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

15、,C正确;电极测的膜外的电位,t1t2为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造成的,t3t4电位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D错误。【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13.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结束到60min时,运动组胰岛素分泌下降血糖浓度继续下降B. 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