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285097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友情提示: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码填写清楚。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区域内。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选择题 本卷25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2、 D文化是人类全部活动及其产品2.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B. 2018年4月5日,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 4.9级地震C. 2018年4月6日,中方对美国大豆、汽车等进口商品加征 25%的关税D.2018年10月19日,宁德市举行了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32018年4月14日,在经历沙尘影响生产的内蒙古,首届“美丽中国种植希望”公益植树活动在内蒙古大青山前坡开展,来自主办单位及公益企业的近300名志愿者参与

3、植树活动,人们互相配合共植一片公益林,美化家园添新绿,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只有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才能培养出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都离不开植树物质活动美丽中国文化理念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BCD42018年5月23日晚,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百年巨匠鲁迅精编版,通过现代影像手段解构文学巨匠鲁迅的艺术人生。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用手中的笔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参加革命,用文字为良药治疗了许多中国人麻木的心灵。人们称赞他的文章“伟大而又悲壮,能够挑起民族脊梁,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这

4、说明(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5不管是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还是2022相约北京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八分钟”文艺演出,都向世界展现了创新中国,同时也彰显文化自信,惊艳全世界。这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要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增强文化软实力。这主要因为( )一定的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体现 文化能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同步发展的 ABCD62018年1月,

5、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对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发展科技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奉行霸权主义国家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ABCD7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

6、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2018年4月23日,恰逢第23个世界读书日,由全国妇联主办的“书香飘万家”2018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主题活动在京举办。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生活中因为读了一本书,而使人的思想观念乃至前途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故事,比比皆是。据此回答89题。8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

7、享受者C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对人的影响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9阅读的文化意义在于( )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丰富精神世界,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ABC D10.“互联网+政府”,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二是“互联网+政府服务”的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材料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 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是现

8、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是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A. B. C. D.11.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和社区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 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民族节日是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 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 B. C. D. 12.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提出了共同构建人民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他指出“和美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

9、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要坚持包容性,增强对各种文明的认同和理解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应平等和睦相处 A. B. C. D.13. 中国是养蚕大国,丝绸的故乡,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密技术和看家产品之一。“silk”的发音,显然是汉语的音译,这个词代表了中国高超的工艺和贸易强势,这表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文化始终引领着世界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14.

10、 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习近平主席引用老子的话,期望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实现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这表明() A.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源头 B. 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 传统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15.2018年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中国道路”“元”“人民币”“红包”“支付宝”“网购”“嫦娥”“悟空”“高铁”“阴阳”“八卦”“孔子”“老子”“少林

11、”“功夫”“武术”“春节”“中秋”“重阳”等汉语拼音词汇均跻身榜单。此调研( )能反映出中国话语在英语世界主要国家民众间的认知状况说明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已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理解认同和支持说明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进步带动了世界经济与科技话语的创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类汉语拼音词汇正全面影响并快速改变着世界 A. B. C. D. 16.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说明( ) 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离开创新,文化就

12、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 B. C. D. 17.福建土楼依山就势,适应闽西南山区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这表明(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 B. C. D.18.“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运用,能化平淡为神奇。如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

13、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 A B C D19.汉字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从中可以看出( ) 书法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B C D 20.闽东畲族村流传有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其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乌饭节”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乌饭是畲族的特色美食,乌饭节也是畲族村的传统节目,现在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是一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影响,对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特别是另具风格的畲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民俗文化( ) 带着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其它区域文化完全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 B C D21.2018年1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