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8181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狄浦斯王与乔峰的异同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俄狄浦斯王和乔峰的异同点摘要: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和我国新武侠大家金庸所创作的天龙八部分别讲述了两个悲剧故事。透过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和乔峰的悲剧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行动中的英雄,但也存在着区别。在此,我想就这两部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的信念和作品背后蕴含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俄狄浦斯王和乔峰进行比较分析。关键词: 乔峰 俄狄浦斯王 悲剧英雄乔峰和俄狄浦斯的命运有很多共同点,都是自身非凡的力量和勇气造就自身非凡悲剧的典型。乔峰杀死了自己的爱人,俄狄浦斯却娶了自己的母亲;乔峰苦苦追寻的仇人是自己的父亲,俄狄浦斯却发现杀死自己父亲的正是他自己;乔峰如果放弃

2、寻仇和阿朱到塞外牧羊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俄狄浦斯如果不是一心查明事实结果也不会那么凄惨。屈服于命运随波逐流的人是无法成为英雄的,想成为英雄,惟有抗争。作为一个英雄,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和信念,不必和社会的价值观等同,不屈服于命运,可以被命运击败但绝不能被命运击倒。下面,我就作品的情节先比较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和乔峰的相似之处。一、相似的故事情节追寻真相,行动中的英雄这两部作品都属于悲剧故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取材于传说和史诗,主人公是具有高贵血统的王公贵族,俄狄浦斯尚未出世时,阿波罗的神谕便昭示他命中注定将会弑父娶母。于是,他的父亲便在他出世后上把他抛在喀泰戎山上,想让他死去。后来科任托

3、斯的国王收养了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俄狄浦斯长大后得知了这个神谕,为了反抗他的命运,他离开了科任托斯外出流浪和历险。在流浪途中,他与一位老人发生了争执并杀死了老人,后来他来到忒拜城,解决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城,并因此娶到了刚丧夫的皇后伊俄卡斯特,并和她养育了儿女。可是多年之后,忒拜再次遭到了瘟疫和旱灾,根据神示,这是因为杀害先王的凶手还没有受到惩罚。正直的俄狄浦斯决心捕捉元凶,但最后却发现真凶就是自己,同时也揭开了他的身世之迷,他的确“ 弑父娶母” 。他与命运所进行的一切抗争都落了空,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极大而且恶劣的玩笑。为了消除城邦的灾难和赎罪,他自毁双目,自我流放。整个悲剧围绕

4、着“谁是凶手”这一线索展开,在答案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俄狄浦斯始终不放弃对问题的求解:在忒瑞西阿斯明确表示了自己要保守秘密时俄狄浦斯却屡次以城邦和天神的名义为借口迫使忒瑞西阿斯说出真相;在从忒瑞西阿斯处得到自己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一答案后又固执地以为是克瑞翁为了夺权而联合忒瑞西阿斯制造谣言,依旧不放弃对最后真相的追求,仔细地向自己的妻子伊俄卡斯忒(也是自己的生母),询问老国王被杀害时的情形,甚至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派人寻找当年的牧人最终证实了自己才是弑父娶母的罪人。这一问题的求解过程是曲折的,而在这过程中,俄狄浦斯身边的人也曾多次向他暗示不必苦苦执着于此,伊俄卡斯忒

5、曾试图把俄狄浦斯拉出悲剧的谜团,可是俄狄浦斯却执意追求答案,甚至纠结于当时杀害老国王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伙人这般细节的问题。俄狄浦斯显然也不允许自己对真理的追寻出现任何的偏差。虽然这追寻的过程是艰难的、追寻的结果是残酷的,但是俄狄浦斯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执着和勇气却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乔峰是金庸塑造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侠义英雄。他本是中原武林第一大帮派丐帮的帮主,是一位人人拥戴、个个景仰的英雄,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悲剧英雄的类型。他与俄狄浦斯一样,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命运的摆布,在身处人生最辉煌境地之时遭受到命定的苦难与不幸。乔峰本是中原武林个个倾慕的英雄、丐帮上下人人拥戴的帮主,但是在杏子林中却突

6、然有人揭露他不是中原子民,而是与汉人有世仇的异族后代契丹人。突如其来的现实灾变使乔峰难以置信,像俄狄浦斯查找杀害拉伊俄斯的元凶一样,他开始踏上了追索身世之谜的艰难历程。但是,他矢志追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纯粹失去的过程。因为种种事实证明了当年他家世的惨变和他无法改变的契丹血统,他由乔峰变成了乔峰(生父是契丹人萧远山),由丐帮帮主变成了丐帮及中原武林乃至整个宋的敌人,甚至被辱骂为“大辽番狗”,而他的恩人、师长又都变成了当年误杀他父母的仇人。乔峰对真实的追求把自己逼向了毁灭的边缘,在痛苦与茫然中,他自愿放弃了丐帮帮主的地位,成了孤苦无依的流浪英雄。他的身世使他无法继续生存在汉人世界,他的教养又使他无

7、法进入契丹人的生活,无尽的诬陷、侮辱、误会也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的头上,天地之大,竟无乔峰的容身之地。最后在宋辽两军阵前,乔峰以一己之勇协迫辽王百年之内不犯宋境,以保辽宋边土平安,之后悲壮地自尽身亡。分析这两个悲剧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乔峰与俄狄浦斯一样,都是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命运遭受了转变,不得不面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俄狄浦斯的身世之谜一被揭开后,他就成为了忒拜城的罪人,遭到除了大女儿之外所有人的唾弃和驱逐。乔峰也是如此,他在一日之内由丐帮帮主变成了丐帮和中原武林乃至全体汉人的死仇,中原汉人对他的称呼也由以前的“乔帮主” 、 “乔大侠”变成了“ 大辽番狗” 、 “契丹狗种”。在痛苦与茫然中,俄狄

8、浦斯放弃了王位进行自我放逐,乔峰放弃了丐帮帮主之位,他们二人都成了众叛亲离的流浪英雄。但他们都是行动中的英雄,在面对命运的摆布时,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挑战命运。他们都是在一环一环破解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一步步地将自己推向毁灭的边缘。这正是真正的悲剧精神 人应该直面人生的痛苦和不幸,以喷薄的生命之力去战胜苦难,征服痛苦,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才能使行动中的人抗击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无情,最大限度地发现人的价值。二、英明伟大却附着悲剧身份的英雄形象 阅读俄狄浦斯王可以发现,俄狄浦斯是一个坦率诚实、坚毅勇敢的人,在得知自己将杀父娶母的神示以后,为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离开科任托斯国,这体现了他

9、性格中勇敢地反抗命运的一面。而且,他热爱祖国、服务百姓,为了忒拜国的人民免受瘟疫之祸,他不辞辛劳追查凶手,这也体现了他是一个英明伟大的君主的英雄形象。但正是这样一个英雄,做出了即使最卑鄙无耻的小人也不会有的杀父娶母的行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啊?他拥有解开斯芬克斯之谜的智慧,拥有统治忒拜将近二十年的能力,也曾拼命地试图逃脱命运加之于他的诅咒,却依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命运的轨迹。俄狄浦斯坦率诚实而又智慧勇敢,自然是比一般人要好的人,但同时从作品中他痛骂忒拜先知特瑞西阿斯和克瑞翁时可以发现,他也是一个暴躁易怒、专横武断人。这正是亚里士多德在论悲剧时所提到的“ 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的人” 1这种人是

10、一种介于极好与极坏之间的人,正是摹仿这种人的情节才能引起悲剧的效应,因为这种人可以让读者生出一种他是和我们相似的人、他不该遭此灾难的悲痛感觉。俄狄浦斯正是这样一个介于极好和极坏之间的、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他天生智慧英勇,却因命运之神的诅咒,遭受巨大的灾难,这也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 ”,即这样的人“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2俄狄浦斯的错误并不在于杀父娶母的道德方面,而是在于他知道自己杀父娶母的神示以后,只盲目地要逃避命运的轨迹,却连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都没有调查清楚。乔峰作为一代大侠,性格中自然具备“义”这种精神内涵。无论是与虚竹、段誉之间的惺惺相惜,还是与

11、丐帮兄弟或者耶律洪基之间的肝胆相照,都说明了乔峰是义薄云天的一条好汉。在丐帮发生重大事变之际,乔峰首先是将乱事的全冠清制服,稳住大局;他发现四大长老都参与作乱,按帮规应该处死,乔峰却为了兄弟之义自流自血代赎其罪;在徐长老和马夫人出现之后,事情变得十分蹊跷,他也是临变不乱,宁肯自己受些委屈,也不愿利用自己的帮助身份造成丐帮的分裂和内乱,可见乔峰的大仁大义。中国几千年历史,封建社会漫漫长夜,以儒家文化思想为社会的主流,大英雄乔峰,从小生长于中原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熏陶,讲究正义,善恶分明,讲究忠与义,他一生经历坎坷,欲杀之而后快的人多如牛毛,而他始终顽强地支撑着,最他却在愚忠、愚义的思想冲击下自杀身

12、亡义,乔峰倒为人民免去兵灾,而回到桎梏的乔峰只能自杀成仁,所谓英雄寂寞,壮士悲歌。再对天龙八部里的悲剧作更深一步的阐解,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核心部分的阐解血缘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并不是东方特有,也不只是封建社会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共存的问题,血缘问题依次表现为个人问题、家庭问题、民族问题,这一秩序构成个人安身立命的存在之根,爱恨情仇生死等皆出于此。血缘问题一旦产生混乱,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如在天龙八部里,一旦被人揭穿了乔峰的真实血统是契丹人,那种长期受到“夷人性恶”,“尊夏贬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儒家正统观念熏陶的白道武林英杰马上把各种恶行都归到这本是仁义之极的大英雄身上,并以最快的速度纠

13、集起来对他进行纠杀,原因无他,只因他是契丹人。最后中原群豪因闻乔峰被囚禁而纷纷前往相救,原因也是他们认为峰不是契丹人,最后大英雄乔峰在拯救一场战争后自杀而去,谱写了一首壮士悲歌。然而,需要关注的是,尽管这两个悲剧故事讲述的都是抗击命运的行动中的英雄,但蕴涵于其中的文化背景却截然不同,这正是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差别,我们可以从西方的命运观与中国的民族观去理解这种差别。西方的悲剧是引发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以达到净化的目的,而中国的悲剧则遵循的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中国的悲剧引发人的怜悯,而不是恐惧。因此,西方民族重表现,悲剧感很强,探究人的命运,由此悲剧理论也呈直线状向前延伸发展。而中华民族是重感悟

14、的民族,重表现人物内心而轻悲剧冲突,重伦理道德而轻悲剧结局,也就没有发展起系统的悲剧理论。尽管存在种种不同,中西方的悲剧意识仍以不同的形式反映了人类的命运及其抗争。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体系中,不管是对神还是对人,都充满了这种神秘的命运观。在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前,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想逃避命定的不幸。但是他们越是逃避,却越是更深地陷入悲剧命运的罗网,他们的逃避与抗争最终只能成为一次次悲剧性的努力,将他们进一步推向他们的命运。古希腊人敬神,但是也崇尚英雄,通过展示英雄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可以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人的价值。但是最终英雄仍然无法战胜命运,神仍然主宰着人类。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是命运悲剧,俄狄浦

15、斯的命运是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被神安排好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不可抗拒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这是与西方社会的命运观紧密联系的,古希腊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不断地遭受着痛苦、折磨和死亡,也无法解释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于是便认为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一切,想象力丰富的希腊人民创造了俄林波斯神统,认为是由他们统治着大地上的一切,掌控着人类的命运。这样便形成了希腊神话和悲剧中的命运观念。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就是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 命运是一种无法逃脱的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人是渺小无力的,人是无法战胜命运的。俄狄浦斯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不甘于命运捉弄和

16、摆布的反抗者。最初,他似乎摆脱了注定的命运,甚至嘲笑着那弑父娶母的神谕。但最后,当一切真相大白之时,他才发现,原来一直被命运嘲笑的正是他自己。这正如朱光潜所说: “从整个古希腊悲剧看来,我们可以说它们反映了一种相当阴郁的人生观,生来孱弱的人类注定了要永远进行战斗,而战斗中的对手不仅有严酷的众神,而且有无情而变化莫测的命运既没有力量抗拒这种状态, 也没智慧理解它, 他们的头脑中无疑常常会思索恶的根源和正义的观念等, 但是却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反抗神的意志, 或者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3 。在俄狄浦斯王 中,命运表现为一种无法逃脱的神秘而可怕的力量。一些西方哲学家看来,这种神秘可怕的力量就是异化。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成为人的时候,就开始与异化自身的力量作斗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社会斗争的历史。然而在斗争中,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强大,人类不断地遭受着无可逃循的痛苦、折磨乃至死亡,这些在人的头脑中会很自然地转化为命运观念。在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