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8128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四章降水的变化与差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 】七上第四章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课 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使用降水资料,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教学目标】1、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2、阅读某地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重点、难点)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重点、难点)4、通过降水量测定活动,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方法、探究合作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雨量器、多媒体课件。

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比较,并思考:这两种图片反映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踊跃回答引出降水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引发动力。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活跃,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探究活动: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下面内容:降水主要形式:学生答后,教师紧接着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其它的降水形式?学生说出来的就对应点击出图片(将雾、霜、露的图片设置成热键形式,以便学生提到哪一个就能够对应出现哪一张的图片)自主学习教材,独立解决问题。

3、给学生时间(自学课文)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免一言堂,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补充后教师:以上这些是自然降水,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人工降水,这张图片就是人工降水的现场图片。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展示雨量器, (实物展示)大、中、小雨的标准界定利用现有仪器,装有不同量的雨,请学生来读。学生辨认各种雨的符号请学生当气象工作者介绍降水量测定的仪器自学教材,练习自主学习的技能温故而知新,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学生会积极性更高学生对科学仪器的认识,更感兴趣。感受春、夏、秋季的降水。从身

4、边的地理学习知识。衔接与过渡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怎么来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呢?探究活动:降水的季节分布课件展示:北半球某地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17410份份份份份份份份/份025710251720提问:1、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2、该地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3、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学生读图回答:月份 降水量185 毫米10 毫米培养学生学会读图,并能掌握从地图上获取新知识能力。4、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哪个季节降水较少?思考:我们这里一年中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规律。承接: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也是不一样。课件展示:北

5、半球不同地区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总结:三地降水类型:新加坡属全年多雨,北京属夏季多雨,罗马属冬季多雨型。探究活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根据表格中的资料,按照提示的步骤,绘出该地降水量柱状图,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可相互讨论,商量,教师可在下面进行适当地引导、指点,然后绘图,最后,各小组选出一到两幅画得比较好的图,放到屏幕上投影,让大家进行点评。提问:1.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2、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3、说出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总结: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1.看“总量”,说“多少”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 行

6、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2.看“差值”,说“变化”看“极值”,对“月份”夏季 冬季学生 讨论交流分小组合作探究:说出新加坡、北京、罗马三城市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学生分小组按照步骤完成降水量柱状图联系实际就,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绘制图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北京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算“差值”,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衔接与过渡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

7、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探究活动:降水的空间分布复习:什么是等高线、等温线引出等降水量线的概念教师: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我们便可以了解一个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状况。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1、年降水量 2000 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在哪条纬线附近?2、两极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降水量有什么差别?4、在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概括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三多三少拓展: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形成主要因素:纬度讨论回答学生找出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分组讨论。小组展示,教师及

8、时点评和补充。赤道200东岸多,西岸少沿海多,内陆少学生总结: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温故知新,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入手,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锻炼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读图获取新知识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因素、海陆因素,还有地形因素。播放世界雨极、干极资料视频。提问乞拉朋齐成为雨极、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干极的原因?乞拉朋齐的降雨形式是地形雨,那么还有其他类型的降雨吗?拓展:视频材料介绍降雨类型及降雨的形成过程: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地形雨:迎风坡降水

9、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地形学生观察视频,在地图上找出世界雨极、干极。学生通过看视频及读课本阅读材料得出答案。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降雨有哪些类型,我国降雨的主要形式?构建与梳理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降 水降水量的测量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季节变 化1.测量工具:雨量器和量筒2.测量 结果: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全年多雨2.全年少雨3.夏季多雨4.冬季多雨5.全年湿润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通

10、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结束新课利用板书总结【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2.关于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多 B.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C.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 D.背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3.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A.多少 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4.赤道附近地区降

11、水多,是因为( )A .这 里 终 年 高 温 , 气 流 下 沉 增 温 , 容 易 成 云 致 雨 B.这 里 终 年 高 温 , 气 流 上 升 冷 却 , 容 易 成 云 致 雨C.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5.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6.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 漏斗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二、填空题1.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 图来表示。3.降水量的分布则通常用 图来表示。4.一个地方

12、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 、 和影响。5.通常情况下,山地的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6.降水量的多少是用 及量杯测定的,以 为单位记录的。三、读“世界年降水量图” ,回答:(1)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 ,大陆西岸年降水量 。(4)在温带地区,大陆西岸年降水量 ,沿海地区年降水量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分布在 ,最贫乏的地区分布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降水是怎样测出来的” ,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形象、直观。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时,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习的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载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意在今后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