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280578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一中2019年秋期高三第四次考试语文答案1.C(A.“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原文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B.“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不能等同于“儒家学派就是孔子”,原文说“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选项变成了“儒家学派”,偷换概念,且“系统”无中生有。D.“形成于”错,“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2.A(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仁”“礼”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明,须从儒

2、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3.B(A.结论绝对化。C.原文是不断的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D.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4.C(这一表述过于绝对,实现中国电影的突破,还有其他诸多要素。)5.B(“也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理解不当,这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6.示例:立足强大文化体系,讲好中国经验、中国故事。加快电影院线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对优秀影片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保护其形成环境和机制。运用现实主义

3、创作理念,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创作作品。(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7D “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来,和“我”的言行关系不是十分的大。8.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试题解析】小说开头第一段对马裤先生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他的穿戴: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第二,他说的话:“你也是从北平上车”,第三,他的态度:很和气的。虽然是短短的一段话,作者却有着明确的写

4、作意图。首先是勾勒人物形象,为小说题目释义。马裤先生与“我”只是火车上的同行者,素昧平生,当然也不知其底细,但他奇怪的穿戴却透露出了其性格秘密,也自然成了其代名词,这不仅勾勒了人物形象,也解释了题目的意义。其次是奠定小说的基调。马裤先生一出场就与众不同:马裤、青缎子洋服是西式服装,青绒快靴却是中式服装,显然不中不西,戴平光眼镜,插小楷羊毫,更是不伦不类;而“你也是从北平上车”问话更让人纳闷,车从北平开,当然是从北平上车,不从北平上车从哪里上,很显然,小说一开始就使用了幽默的手法,为小说奠定了基调,为后面发生的故事作了铺垫。再次是引发读者兴趣。这样一个不同常人的形象即将成为小说故事的主角,一定是

5、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9. 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试题解析】这篇小说直接或者间接写到的人物只有三个,马裤先生是集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认识和把握马裤先生的性格特点,主要从他的语言、行为举止、对茶房的态度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马裤先生这一形象在性格上最重要的特点是“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火车还没开呢,马裤先生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叫“茶房”,要毯子,要枕头,要茶,要开水,要毛巾把,全然不顾正在忙碌的茶房是不是有功夫,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火车上下客人时,他则站在中间,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缺乏社会公德。其次,马裤先生还有“

6、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的特点,这集中表现在他上车后的一些行为。当他听说“我”没有带行李时,他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他还占用旅客的公用设施:所有挂衣服的钩子都被他占了,可见这是一个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的人。最后,马裤先生的性格中还有“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的一面。他一出场时的穿戴极不协调,看起来似乎很高雅,其实十分庸俗,趣味低下。他不讲卫生,一把毛巾把耳孔、鼻孔都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又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在别人的头上脱靴子,击打靴底上的土,摔袜子,把痰吐在车顶上,全然不顾他

7、人感受。总之,小说从不同的侧面提示了马裤先生的性格中缺陷,并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讽刺与嘲笑。10. B 这句话的含义是:又赐给安仁里宅第,他也辞让不接受。宪宗元和二年,张茂昭请求朝见,五次上奏才被允许。请求留在京城,皇帝不允许,加兼太子太保。根据对原文文句的理解和把握,“复赐安仁里第”又赐给安仁里宅第,“第”是宅第的意思,不能与前面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D两项。根据对原文文句的把握和理解,“请朝”,张茂昭请求朝见,后面接的是状语“五次上奏才被允许”,前后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C。故答案选B。11. B 河朔,“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说法有误,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12. D “张茂昭率军越过木刀

8、沟,大败王承宗”说法有误,原文是“承宗以骑二万逾木刀沟与王师薄战”。原文文意是:王承宗派骑兵两万越过木刀沟逼近官军交战,张茂昭披上甲胄作为前锋,命令儿子张克让、侄子张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包围贼兵,大败贼兵,王承宗几乎覆灭。13.(1)皇帝正要依靠他统管北方,适逢皇帝去世,因此张茂昭每次入朝,总是哀痛不能自禁。(经置、会、辄各1分,句意2分)(2)张茂昭先让妻子、儿女上路,告诫说:“我让你们离开容易,希望后代不被污俗熏染。”(敕、尔曹、为所各1分,句意1分)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解答此类试题,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

9、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倚”依靠;“之”代词,代指张茂昭;“经置”统管;“会”适逢;“辄”总是。(2)“敕”告诫,吩咐;“妻子”妻子、儿女;“尔曹”你们;“为所”被动句式。参考译文:张茂昭本名升云,德宗时赐给今名,字丰明。年轻时沉着刚毅,很精通书传。张孝忠在世时,几次升迁担任检校工部尚书。张孝忠去世后,皇帝授任邕王李谅为义武军节度大使,以张茂昭为留后,封为延德郡王。两年以后,任节度使。他的弟弟张昇璘鄙视王武俊的为人,在座上谩骂,王武俊大怒,袭击义丰、安喜、无极,掳掠一万多人,张茂昭环城固守,派人用重

10、礼谢罪,王武俊才停止。过了很久,张茂昭入朝,向皇帝从容谈论河朔的事情,皇帝听到很震动,说:“只恨见卿太晚了!”在麟德殿设宴召见他,赐他良马、上等宅第、优美的器用珍币,诏令他的儿子张克礼娶晋康郡主为妻。皇帝正要依靠他统管北方,适逢皇帝去世,因此张茂昭每次入朝,总是哀痛不能自禁。顺宗即位,张茂昭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派遣他去节镇,赐给他女乐二人,他坚决推辞,送女乐的车到了家门口,张茂昭对诏使推辞说:“天子的女乐,不是臣下所应见的。过去汾阳王、咸宁王、西平王、北平王都立有大功,所以应当接受这样的赏赐。如今臣下在朝廷供职,怎么能滥用赏赐呢?以后有立功之臣,陛下用什么奖赏他们?”又赐给安仁里宅第,他也

11、辞让不接受。宪宗元和二年,张茂昭请求朝见,五次上奏才被允许。请求留在京城,皇帝不允许,加兼太子太保。张茂昭回到节镇后,王承宗反叛,皇帝下诏河东、河中、振武、义武合并军力为恒州北道招讨,张茂昭修治粮仓马厩,建立驿亭候馆,平整道路,以等待西军。王承宗派騎兵两万越过木刀沟逼近官军交战,张茂昭披上甲胄作为前锋,命令儿子张克让、侄子张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包围贼兵,大败贼兵,王承宗几乎覆灭。正值有诏令班师,张茂昭加任检校太尉,兼太子太傅。张茂昭于是请求让自己整个家族还朝,表章几次递上,皇帝才允许。北方军镇派人私下游说,他都不听从。下诏左庶子任迪简为行军司马,从驿道乘马前往替代张茂昭。张茂昭奉上两州符节、钥匙

12、、图书簿籍交给他。张茂昭先让妻子、儿女上路,告诫说我让你们离开容易,希望后代不被污俗熏染。”走到半路,朝廷派人迎接他授任兼中书令,充任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到了京城,(皇帝破例)双日开延英殿,接见张茂昭五刻才停止。张茂昭又上表请求将祖坟迁到京兆,得到允许。第二年,他头上患疮疽去世,终年五十岁,册命追赠太师,谥号叫献武。皇帝思念他的忠诚,将他的儿子们都提拔担任重要职务,每年赠给绢两千匹。14. D 寿阳曲江天暮雪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动态的雪景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寄托了诗人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江天暮雪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作品。此诗一个“静”字贯穿始终,不只是环境静,而是更突出渔人

13、的心境,淡泊的心态。D项,“寄托了诗人落寞悲凉的情感”错误。陈诗体现了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心态,并没有落寞悲凉之感。选项赏析不正确。15.同:两首诗动词使用都很传神。马诗着一“舞”字,陈诗着一“卷”字,写出了风助雪势、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两首诗都善用比喻状写暮雪之形态。马诗把纷飞的雪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雪乱舞”的景象;陈诗以“玉”喻雪,形象地写出雪的晶莹剔透之态。异:陈诗用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暮雪的美妙。“卷玉花”写出大雪纷扬的动态之美,“汀洲白浩浩”写出雪境静寂之美;“千崖暮如晓”烘托了暮雪所特有的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马诗写的是动景,正面描写

14、。(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时,在整理把握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意象进行赏析即可。马致远的诗中,用一个“舞”字,写出了雪花借助风势飘落的状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将飞雪比作梅花和柳絮,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日暮雪景的美丽。陈孚的诗中,用一个“卷”字,表现了雪花顺飞而起的状态,“长空卷玉花”一句化用梁昭明太子的“玉雪开六出之花”,以“玉”喻雪,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晶莹之态。“汀洲白浩浩”则是静景,与“长空卷玉花”的动态之景巧妙结合,多角度地展现了飞雪的美丽。“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以动写静,将日暮朦胧幽明的色调传神地描绘了出来,凸显了雪天安静的氛围,引出对渔翁欲归的描

15、写,为人事活动提供了背景。16.(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7. A “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根据文中论及“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的效果,应选择“事半功倍”。第二处,“无懈可击”:指没有一处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说话办事等十分严密,找不到漏洞。“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在事实和逻辑层面”应选择“无懈可击”。第三处,“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的面

16、目讨好别人。根据文中“投机者”“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应选择“巧舌如簧”。第四处,“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措词夸张,超过事实。根据文中“强调善用语言”“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应选择“夸夸其谈”。故选A。18. C A项,“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递进失当,应改为“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B项,“忽视沟通的艺术,轻视语言的力量”,语序不当。根据前文指出要“重视语言,善用语言”,那么“反过来看”,“轻视语言”则应放在句首,后面递进失当。D项,“切忌不要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否定失当。删掉“切忌不要”与“否则”。故选C。19. C 根据前文“依稀可见斑斑泪痕”,应该承接“有了真情的灌注”,排除A、B两项。D项“历久弥新”“抵御时光”“永不枯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