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9277261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7.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父母的心》教学优质课件 苏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导入,有人说:上帝不能到每个人的家里,所以创造了父母。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地方,他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地方,叫做“家”,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父母又有一颗怎样的心呢?,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

2、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1、理解本文在情节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 2、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为主,采用学生自由朗读的方法。内容上引导学生体会一波三折的结构特点。 3、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体会至爱亲情,并珍视亲情。,学习目标,濑 佣 褴褛 酬谢 舱,字词积累,初读课文,分析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穷父母、四个孩子、贵妇人和她的女佣; 环境:航行在海上的轮船; 情节:开端,贵妇人想要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发展,穷父母三次换送子女给贵妇人; 高潮,穷父母要回自己的女儿;

3、结局,穷人一家六口又团员团聚了。,初读课文,概括叙述本文大意。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一颗崇高的爱心。,初读课文,课文围绕送与不送,写了这对夫妇作出的几种决定?每次做出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呢?,内容详解,你认为他们换孩子、要孩子的理由充分吗? 明确:三次理由前后之间很矛盾,基本上是借口。但是这些理由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内容详解,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

4、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如果一开始就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爱子之情。 这样写的好处: (1)符合生活的真实; (2)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使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3)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内容详解,1、你认为本文的详略安排如何?为什么? 首先:从故事双方的人物来说,四次调换的过程,其时正是矛盾双方曲折复杂的心理历程。对穷夫妻来说,送子女给别人即可以让孩子过上好日子,自己又能有所回报,从而改变一下目前窘迫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所以他们“商量”后将大儿子送给了贵妇女。但是那种难以割舍的爱子之情又让他们寝食难安,

5、于是他们又三番五次的调换子女。毕竟“毁约”是难为情的,于是他们分别去跟贵妇女说,并且找出各种理由。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斗争过程,感动人们的正是那最纯洁、最无私、最令人感动的父母的心啊! 其次:从表达方法上看,前三次是略写,最后一次是详写。这样写避免了平铺直叙,令简单的故事情节摇曳生姿,产生一波三折的效果。让读者随着作者的叙述而感动,为故事情节的铺展而感染,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第二课时,内容详解,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

6、的爱心。 “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眷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内容详解,你认为是把孩子送出去好还是不送好?说出你的理由。 明确:送与不送都是爱。最后,“爱子女之心”战胜了“优越的条件”,主题得到了表现。,内容详解,文章结尾写到“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我们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大家设想这一家六口的生活。 明确:比如担心主人公的命运;他们能否度过艰难的岁月;他们会不会真的“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等等。,“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课堂总结,为自己的父母做一点事情或对他们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