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270416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复习资料 第4讲 句子的运用素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句子的运用句子的运用主要涉及修辞,句子的仿写(含补写、续写),句子语序的调整及句式的变换等。其中,仿写题主要是针对提供的例句仿写句子,一般而言,仿写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式仿写,即例句以段或长短句交错的形式出现,让考生模仿造句,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类仿写题的思想性强,富有启示性;另一类是修辞式仿写,即例句运用了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仿写出来的句子的句式必须与之相似,所用修辞手法与之相同,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手法的积累与运用。修辞手法定义作用答题格式比喻用一事物来形容另一事物,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连结词)构成。有明喻、

2、暗喻和借喻三种。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运用了比喻,将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之情。拟人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运用了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之情。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的几个句子放在一起,表达一个丰富的内容。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运用排比,强调了的特性,表达了作者的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列举出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显得更好,

3、坏的显得更坏。运用对比,把事物和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夸张把事物作夸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运用夸张,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渲染力。对偶将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几个句子放在一起,表达一个丰富的内容。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运用对偶,使得句子对称工整、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反问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运用反问,使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

4、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借代不直接把人或事物说出来,而是借用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运用借代,以代指,表现出了的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使语言简练、含蓄。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形式。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运用反复,突出地表现了,强烈地表达的情感。2.句子的仿写(含补写、续写)“四统一”(1)话题统一。话题在此指仿写或补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话题式,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补)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隐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补)写时根

5、据上下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合理选材。(2)句式统一。仿写句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句型、语气,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仿写时须严格按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3)修辞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对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比拟等。(4)色调统一。仿写句子除了必须做到前三项要求外,在选材和造句上还要注意色调

6、的统一。色调即色彩和情调,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1)主动句变被动句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2)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换:肯定句变否定句,将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否定句变肯定句要去掉否定词。(3)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词否定词句号变问号。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词去掉否定词句号变问号。(4)长句与短句互换:长句变短

7、句的步骤:把长句里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短句。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复指它。将原来共用一个中心语的组合的成分拆开,组合成一组排比句。将联合结构的句子改成并列的分句。短句变长句的步骤:在所给的几个短句中找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中心句。将其他的短句做中心句中主干成分的附加成分。注意:无论是哪种句式间的相互转换,变换后的句子意思要与原句的意思保持一致。4句序调整技巧(1)找排列规律。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所以,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按时间顺序组合,二是按空间顺序组合,三是按

8、逻辑顺序组合;逻辑顺序又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等;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2)抓语言标志。解答句子排序题时,还要敏锐地发现关键字眼、关键句子。有些文段的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据此可给句子排序。还可以通过找上下句的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来正确排序。比如“因此”表示总结或结果,应放在表示原因句子的后面。另外,找重点句也可以确定句序:如找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3)理写作思路。调整句序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瞻前顾后,上下衔接,

9、使前后语意连贯;二是围绕主语或固定的陈述对象排列,注意语脉流畅。(4)分文体排列。寻线索: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理顺序:说明文段一般有明确的说明顺序,其顺序有时间、空间、逻辑等,可依此顺序重新排列打乱的句子;明结构:议论文段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说明文段也有这些结构特点),可依其结构规律排列语序。(5)明排列方法。从方法上讲是要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1)看语句结构是否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如前句提出问题,后

10、句便要求作出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几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几个问题,作出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或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2)看语句情境氛围是否协调。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对于写景语段,要注意语境,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3)看语句是否符合逻辑。即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和思维规律。句子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

11、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1.(2015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山涧里流淌出一条小溪,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生活并非安逸,它是思念和希冀。死亡并非哀歌,它是失望与憔悴。智者不在言词,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匿。伟人不在高位,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节选)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小溪“歌”“唤”“吐露心曲”,赋予小溪以人的行为和心理,这显然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一点比较容易判断;“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三个短语结构一致,都是动作描写,这是短语的排比。【参考答案】

12、拟人排比2(2015安徽)九年级某班以“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中华民族制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和歇后语是其中的两朵奇葩。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形象、生动;歇后语幽默、风趣,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它们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形式。(2)画线句与下句语序不一致,应调整为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感知语言美的能力。划线的句子顺畅简洁,表意明确,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和下句放在一起,结构上有错乱之感,参照后面的句子将它调整为“谚语形象、生动,能增强

13、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使上下文句式同构,音节和谐,协调一致。【参考答案】谚语形象、生动,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2014安徽)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跌倒牧也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_所以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1)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2)莉莉朗诵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到,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思路点拨】第(1

14、)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补写。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把握语段的主题。其次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句子的结构,“,跌倒了才有了”;二是句中的意象,“风落叶”“云雨水”。第(2)题考查的是句子的仿写,解答此题关键要领会题干的意思,题干问“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首先要明确“美丽的姿势”即“我会大笑着站起来”,其次仿照这个句式作答即可。【参考答案】(1)示例一: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示例二:雪,跌倒了/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2)示例一:我会唱着歌站起来。示例二:我会拍掉灰尘站起来。(2013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辰,永恒地

15、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溺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_,随时采撷,收获希望。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子写一句恰当的话。本段文字讲述人生道路上梦想与现实的关系,首先要找对应的核心词语,“理想”对“现实”;其次要注意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句式也要与上一句保持一致,因此仿写出来的句子格式应为“一边比喻短语(动词名词)”。【参考答案】一边耕耘现实(2012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掬,或如猛禽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