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7036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刍议陈 锋 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一中 邮编 461234【内容摘要】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物理课 程整合实践,以其直 观性 强、信息容量大、情景再 现有力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和丰富想象,促进了师生高效的知识互动和构建。但在实际中,一些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 效应,不注意“ 因材选媒” 和信息媒体的辅助作用,使教改走向了误区。所以,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应科学 选择,物尽其才,才尽其用,不能厚此薄彼。【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重要媒体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它具

2、有新颖性、直观性、交互性、重现性、可控性等技术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物理学科中去,以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一、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作用(一)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在物理教学中,新课程的导入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引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枯燥无味、平淡如水的开头,可能就会失去 70%的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而一个生动、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导入,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使他们在轻松

3、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恰当、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通过 Internet 的信息资源带领学生“游览”一下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磅礴气势;再“饱览”一番新疆地区风车田的巍巍壮观,而后导入水能和风能一节课的教学。利用网络的信息库,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观察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电子。这些天体和微观粒子是无法用肉眼直接感知的,同时也形成了教学的难点,学生接收时感到抽象,无所适从。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将天体缩小到学

4、生的视野以内,在电子屏幕上模拟其运行过程,广袤、浩瀚的场景,尽收眼底;同样也可将微观的分子、原子、电子模拟放大。从而可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一幅幅物理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向学生解释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时,可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模拟,使学生看到太阳、月亮、地球三者的运行轨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了影子,所以形成了日食、月食的天文奇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让学生有跳出地球看现象的感觉,也有深入细微窥察真理的经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对物理过程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三)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物理教学应重视实验探究,但

5、有些实验无法看清物理现象,如做扩散实验时,学生凭感觉无法看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实验现象也将信将疑,因此,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放大功能可向学生展示扩散过程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让微观的事实,变为宏观的模拟,增加可信度。现代信息技术能使物理实验可见和重现,使不易观察、分析的现象和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素质。又如学习热机一课时,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和工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热机的模型,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热机是有进气门、排气门、活塞、曲轴、连杆、飞轮等部

6、分组成,火花塞和喷油嘴是汽油机、柴油机构造上最大区别。分析热机的工作过程时,再利用动画效果的慢镜头模拟热机的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而它们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确保热机运转,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过程的不同,即点燃式和压燃式的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将形象、直观问题抽象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四)用信息技术调控物理过程发生的速度学习物理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物理现象,进而探索物理规律。但很多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发生、变化是在瞬间完成的,对于物理实验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信息技术可以模拟这些物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动画能根

7、据需要展示这些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随时都能进行调控和重现。例如,皮球受力后无法看清其形变和方向的改变,用信息技术的慢镜头可展示皮球受力后的形变过程和运动方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分析和比较,形成知识。人造卫星在太空运行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也同样可以用动画模拟的方法向学生展示,这样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大到宇宙星体,小到世界中物质的运动、难以实现的物理实验、定格运动过程的某一瞬间等等,这些传统教学的难点都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一一化解。(五)用信息技术展示思维过程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方法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方

8、法不是具体内容或题目,实际是一种思维方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一般很难用实验演示,有时仅用语言也很难描述清楚,但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示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优势。例如用多媒体课件将原子的核式结构、交流电的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等展示出来,这样将抽象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生动形象的过程描述出来,学生容易接受。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实质,教师增加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合理应用,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提高课堂效率。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优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程中去,成为物理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

9、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是综合应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使两者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求将信息技术非常自然地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资源、教学要素,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整合使物理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信息技术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使物理教学中语言描述更恰当、更准确,文字说明更具体、更形象,实验演示模拟更激动人

10、心,同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突破了教育环境的时空界限,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由于网络技术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构建了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整合能真正落实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借助人机交互,建立虚拟学习环境,能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技术保证。整合使物理教学更具开放性。信息技术既可能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

11、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网络能使教学过程从局限在课堂中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对同一课题组成小组进行网上合作学习。网络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有机整合,并在课堂中运用自如,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行动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实现教学相长。作为教师,知识与教学理念不能落后,应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科学的整合

12、,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物理教学现代化,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三、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毋容置疑,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不一定要应用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学生可以亲自动手的验证实验、探究实验以及学生可以看清物理过程的一些演示实验,就不是课程整合所能取代的。另外,一些用传统媒体可以清楚呈现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借助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缺点也不可小视,主要表现为:第一,容易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是高效、先进的教学模式,如果在教学中过分依赖计算机信息技术,

13、学生会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在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和动画模拟实验上,而往往不是教师本身,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被计算机替代,造成教学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第二,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部分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动画、音乐、视频中,只注重什么地方好玩、有趣、有意思,并且还可能和周围的同学一起讨论哪些好玩、有趣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是调动起来了,注意力可能也被分散了。第三,课堂师生互动关系因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或多或少的被忽略。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的不停的互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这方面为学

14、生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使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中缺少过程的体验。也容易缺乏由浅入深、有简单到抽象、由具体到复杂的思维过程,从而冲淡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将彻底改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教师将有传统的知识给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将有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而今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究性学习深层次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还要求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的崭新理念,要有查询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尽快成为“明天的教师” ,主宰由计算机网络这一新技术支撑的“明日课堂”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育事业展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必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王继新 信息化教育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2封小超 王力帮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科学出版社 2005.73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 王歧奖 教育科学研究4教学技能 应用指导 李冲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