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268577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 人教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 运算定律第6课时 乘法分配律课题乘法分配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3.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区分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不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发现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区分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师:同学们的干劲真大啊!他们为绿化校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那么,这次植树活动有多少名

2、同学参加了呢?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26页例7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树主题图,从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师:一共有多少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同学?使学生弄清题意: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4名同学负责挖坑、种树,有2名同学负责抬水、浇树。(2)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议一议: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求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42)25625150(人)分别求出负责挖坑、种树的和抬水、浇树的各有多少人。425225100 50150(人)教师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解答方法:(3)师:同学们用不同的解题思路、不

3、同的算式,算出一共有150人参加这次植树活动。所以(42)25425225。师:从上面的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42)25425225(4)想一想:25(42)254252,里应填什么符号? (等号)2.归纳定律。(1)从上面的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学生汇报。这时学生表述得可能不是很有条理,思路也可能会不清晰,教师可组织学生仿照上面的例子,自己列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分别算一算,进行检验。(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归纳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4、。(3)用字母怎样表示乘法分配律呢?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汇报:(ab)cacbc想一想:a(bc)_3.比较、区别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提问: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一样吗?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较,发表意见。指名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在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先看题,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辨一辨,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七”第4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提示:24(512)2417是按运算顺序计算,没有用到乘法分配律。36(46)3664用到

5、的是乘法结合律。3.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指名汇报。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乘法分配律。乘法的分配律可用于一些乘法和加法的简便运算,但需要注意区分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不同。教学板书乘法分配律(42)25625150(人)425225100 50150(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42)25425225 (ab)cacbc25(42) 254252 a(bc)abac教学反思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在设计本

6、节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解读教材,加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努力将“静态的”知识赋予“生命”,还原成“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向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出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知矛盾,特意设计了让学生探究发现、交流讨论的活动,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在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活动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我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多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点评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