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6718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堰乡 2011 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案例:一节小学英语公开课上,教师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单词。黑板太高,孩子太矮。教师很自然的弯腰把孩子抱起,让他顺利地完成默写。孩子的字写的歪七扭八,听课老师和学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教师却摸着孩子的头温和的说:“他的字本来很好的,是粉笔不好”这一教学片段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表现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更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也会叫学生板书,有时也会碰见个子矮的 学生,但我们总是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自己踮起脚 尖,费力的完成。而这位教师的细微之举,却充 分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一成功的教学细

2、节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心,更震撼着教师的心,它 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英国诗人布莱曼说: “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 细节里可以窥见万物的模样,透视世界的众生态。教育就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思想。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以强烈的细节意识,去研究生态课堂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开发在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细节价值,并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课堂呢?首先,教师要具备精细的观察力一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关注细节,提高教学有效课性翟燕大堰乡 2011

3、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观察力的精细性是指教师在观察中善于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细微而重要的特征的能力,即能够洞察秋毫,能观察到现象之微末。学生的变化是细小的,一点一滴的变化的。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的内在原因,准确判断其行为的真实动机。教师观察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状况,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就能知道学生对教材的领悟程度;教师细致观察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内容的难度、交作业的顺序、字迹的清晰等),就能判断出作业是独立完成的,还是抄袭的;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声调、行动、表情以及衣着打扮、发式的细微的变化,就能分辨出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

4、发、教育和引导。其次,教师要具备准确而敏捷的记忆力教师记忆力的准确性表现在,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记住学生的名字、个性特征以及学习要求和问题,以便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答复、释疑和教育。教师记忆力的敏捷性表现在,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速度,还可以使教师熟记教材的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流畅的教学和讲述。此外,教师良好注意力的品质表现在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等。注意力分配的能力是指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把自己的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的能力。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它常常需要教师把注意力指向不同的客体

5、,如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的情况;一边听学生回答问题,大堰乡 2011 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一边观察学生的态度表情;一边注意自己讲课的内容,一边观察学生的反映,一边调节自己的语言、举止和表情等。善于分配注意力是从事复杂活动的前提,也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要求。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就能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细节,在细节中展示自己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为人师表 ” 是人们形容教师最常用的四个字,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 “ 放

6、大效应 ” :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所以加里宁说: “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 ”那么教师在教室里,在五、六十个孩子面前天天展示自己,应该如何从细节处展示自己的魅力?第一,和颜微笑,催开心灵之花 “ 微笑就是阳光 , 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 -雨果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 这毫无疑义 , 但这不等于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不苟言笑、板着面孔说话 , 对学生凶神恶煞。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 应当笑口

7、常开 , 这样才能赢得满堂春风 , 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 , 提高课堂效率 , 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切忌道貌岸然、居高临下。教师在学生面前从来不摆教师架子 , 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 很受学生欢迎。笑能使教师嬴得每个学生 , 催开学生心灵之花 , 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一走进教室 , 大堰乡 2011 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带着愉快的情绪 , 良好的教学心理 , 和颜悦色的表情 , 优美端庄的仪表 , 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感染力。教人必需人教。要教人,先作人,作一个笑对人生的人,学生在你的微笑中会学会关心、谅解、善待他人。第二,平常小事, 亦能“润物细无声”。如今,许多教师

8、在教育学生时常常感叹:“硬办法不敢用,轻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其实,“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法之一。上课铃声响了,教师走进教室,看见黑板没有擦,不声不响拿起黑板擦,擦干净了黑板,然后轻轻地提醒道, “ 以后值日生别忘记在上课前将黑板擦干净 ”,然后开始了上课;教师走进了教室,看见地上有几片纸屑,教师走上前弯下身,将纸屑拾起,放进了墙角的垃圾桶里;教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突然一位学生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教师立即走上前帮助那位同学将散落的东西捡拾起来 学生们的心灵往往是被这些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所震撼,所净化,而不是那些空洞的

9、说教。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在细微之处,也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教态优雅,教学精彩无痕马卡连柯关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培养儿童少年的良好举止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论述是意味深长的:“你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教育他(孩子),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是如此。你们怎样穿着打扮,怎样同其他人谈话,如何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如何看报所有这些,无不对孩子具有重大意义。孩子能察觉语气和脸色最细微的变化,通过各种无形的途径了解你们思想情绪的变化。”大堰乡 2011 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教态就是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手势和身姿。教态(诸如表情、举动、姿态

10、、语调、衣着等)直接影响学生听讲的情绪,因而也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讲究教态美。教师教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中最直接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举手投足,眼睛面部表情等都反映着教师的修养水平及教学技能。教态的一般要求是:1 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身姿指身体的整体状态,包括立姿、坐姿和走姿。俗话说 “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教师在课堂上双手插在口袋里,用手撑腰,趴在讲台上,站立时抖动腿,都是不可取得。2 要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手势分为 “ 无意识手势

11、 ” 和 “ 有意识手势 ” 两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无意识地理头发,摸鼻子,推眼镜,用手指蘸舌头翻书页等都属于前一种手势,结果是大大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下课就会报告 “ 老师在这堂课上推了 50 次眼镜 ” 。教师应当尽量减少无意识手势。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恐怕是指示性手势了,指示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挂图,指示性手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描绘性手势,主要是对物体形状或空间关系的描绘,这就需要比比划划。再就是启示性手势,这也是一种调动学生注意力、控制课堂气氛的手势。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常常挥动手臂,讲到兴奋处常常将手扬起或挥动。启示性手势是教师展示个性,最具魅力之处。我们熟悉的语文课“ 挥

12、手之间 ” :毛主席将手中的帽子慢慢地举起,在空中停留了许久,然后猛然一大堰乡 2011 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挥 。多少年之后,当时在场的人都忘不了这一举动。它表达了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肩负民族重任,义无返顾的决心。教师设计好自己的启示性手势,确实是展示个人独特魅力的一招。3 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面部表情中最关键的是 “ 眼睛 ” ,眼睛被称为 “ 心灵的窗户 ” ,它透射出人的内心世界。 “ 目光交流 ” 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原则。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将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当看着学生的眼睛。有的教师讲起课来,极其

13、投入,眼中完全没有学生,只是陶醉在自我表达中;有的老师在听着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眼睛却看着别处,显得心不在焉,这些显然都是不可取的。目光的交流,最直接地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课堂目光分配技巧: 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把目光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它 加强目光巡视,消除 “教学死角 ”; 用目光给予信号,控制学生分心; 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 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4 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正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音量控制要适当,太轻则效果差,太响则易疲劳;在与学生交谈时,神态要热情、亲切,即使批评学生时,也不能用轻视、蔑视的眼光,因为学生往往从

14、教师的神情中看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大堰乡 2011 年暑期教师培训 【同伴互助】讲究教态美,要自然、适度、得体,或者老成持重而不流于板滞,或谈笑风生而不流于滑稽,或潇洒飘逸而不流于矫饰,或文静雅致而不流于孤高 诸如此类的教态之美,都要结合教师个人的特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在细节中体现出来。据国外一名心理学家测定:感情的全部表达 = 7% 言词 + 38% 声调 + 55% 面部表情。第四,真情沟通,催生学习的动力研究表明:教育工作中的错误有 70% 是教师缺乏沟通造成的!1 错误沟通方式之一 : 命令、控制、指挥式“ 你上课为什么大声说话?给我闭嘴!”“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做作业!”分析:这种信息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他的感受、需求或问题并不重要,他必须服从老师的感受与需要。后果:学生可能产生怨恨、恼怒和敌对情绪。2 错误沟通方式之二 : 警告、威胁式“如果你再不改,我就打电话给你的家长,叫你的家长来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