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6475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资源的研究目标与任务二、教学资源的设计框架三、教学素材的设计原则四、教学资源研制方法及流程五、小学语文框架设计实例一、教学资源研究的目标与任务1.信息化教育的定位 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 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应用发布的方法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2.信息化环境的分类 终端环境 局部网络环境 广域网络环境校园网络分类: 计算机局域网络 校园电视网络 闭路双向控制网络 监控网络 智能广播网络 INTERNET 网络远程资源配送:3.信息化软件的分类4.信息化教育软件的分类5.教育资源研究的目标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供网络环境下的教材体系(教学资源) ,尤其是满

2、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资源,能够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的教学资源。6.教育资源研究的任务 学科教学资源研究目标定位 学科教学资源框架设计 学科教学素材分类及研制方法确定 研究人员确定、研究计划制定 研制标准及研制原则的明确 教学中的全面应用等二、教学资源的设计框架1.教学资源的分类 教学素材 教学案例 教学指导 学习指导 评价资源(测评资源) 文献等2.教学资源设计的框架三、教学素材的设计标准及原则1.教学素材分类情景 背景讲解 自学探究 交互启发 演示实验(含模拟实验) 游戏例题 练习答疑 指导竞赛 课外活动影视 协作媒体形式:文字、动画、声音、影视、图片、图形 2.设计原则

3、 以重点难点为主 能够媒体化的媒体化 以营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环境为目标 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目的 充分考虑学科、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环境、其他学科的整合3.脚本设计 脚本要写清楚学科、年段、知识点、制作目地、撰稿人等基本信息。背景描述清楚。 对每个场景的静物要描写具体,如:绿色草地上有一条蜿蜒的小路,路边有几处房子。 对每个场景的运动物体要描述清楚动作内容和出现的时机(如酒精灯加热试管几分钟后有气泡生成,并逐渐加剧,最后试管内的水沸腾。当把玻璃片拖到试管口时,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过一会有水滴滴下。) 要写清交互方式及交互时机四、教学资源研制方法及流程1、研制方法 媒体技术学习和了解 明

4、确学科教学资源研究目标和任务 组成研究小组(学科教师、技术人员、教育专家) 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学科教学资源框架 明确学科教学素材研制标准及原则 研究学科课类框架 研制教学素材并应用于教学 形成课例2、媒体制作方法 通用平面动画工具:Flash、OpenGL、C+ 等 三维动画 动画制作工具平台 图形处理工具 影视摄录、编辑工具 声音录制、编辑工具 文字处理工具3、研制流程五、小学语文框架设计实例一、课型的分类:1、识字写字2、看图学文3、课文分析(以记叙文为主)4、古诗词5、练习习题6、口语交际(能力训练)7、阅读欣赏8、作文二、每类课的教学目标及讲授步骤1、识字写字(1)知识目标:读准,正确

5、书写拼音,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汉字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2)能力目标: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能用硬、软笔熟练书写、临摹正楷字及字帖,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使用键盘输入汉字。(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汉字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掌握拼音及汉字的读音和写法,掌握写字的正确姿势,书写规范,美观。(4)教学

6、重点:使学生掌握拼音及汉字的认、读、写(5)教学难点:字典、词典的使用(6)具体步骤:引课:相关拼音及汉字的媒体欣赏知识目标:让学生从感观上对所学拼音及汉字有一个初步认识。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对所学拼音及汉字产生学习兴趣所需素材:本课所授拼音及汉字的动画、影视、图片、声音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讲授新课:知识目标:A、会认、读、写拼音及常用汉字 3000 个B、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C、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D、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能力目标: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对汉字的热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拼音及

7、字的初步认识所需素材:可利用媒体手段(影视、图片、动画、声音)出示与此课所讲知识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以感观上的初步认识字的标准读音及练习。让学生能够发标准读音所需素材:相关的动画及声音素材,能够让学生通过看和听,达到学习和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标准的字的读音字的演变过程所需素材:提供影视、动画、声音、图片、文字素材,用来介绍汉字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字的笔顺及结构所需素材:利用动画来演示字的笔顺,让学生直观感受字的所学字的下笔顺序,通过动画的演示可以清晰看到字的间架结构拼音、汉字的规范写法讲解所需素材:利用相关的动画课件来演示本课所学拼音及汉字的规范写法,能规范学生对拼音及汉字的标准写法组词,造

8、句所需素材:利用图片、动画、影视创设一个与本课所授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情境的激发下组词、造句练习: 能力目标:A、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B、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C、会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所需素材:提供影视、动画、图片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素材进行对照模仿、练习,从而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2、看图学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表达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看画面想文章,读文章想画面,当看到画面时,关于这个画面的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与语言就会受到画面激发与引导在头脑中形成;看到文

9、字时自然会联想相关的画面,并与我们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和理解图文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劳动人民、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4)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5)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表达的(6)具体步骤:A、讲授方法一: 引课:利用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图情感态度目标:引起学生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需素材:提供本课相关图及文章的影视、声音、动画、文字、声音素材(如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讲授讲解看图方法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根据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学会观察事物和表达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够看图复

10、述、理解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所需素材:提供本课相关图及文章的影视、声音、动画、文字、声音素材(如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欣赏画面(文字)让学生再次感知情感态度目标:更深一层理解画面及课文内容所需素材:将学习本课时提供给学生的各种媒体素材再一次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思维拓展、延伸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本课内容类似的画面及文字所需素材:提供大量相关画面及文章(影视、动图、图片)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及视野,多角度学习、理解文章B、讲授方法二: 引课:利用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图情感态度目标:引起学生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需素材:提

11、供本课相关图及文章的影视、声音、动画、文字、声音素材(如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感知图(观察体会图)所需素材:将学习本课时提供给学生的各种媒体素材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初步感知讲授讲解看图方法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根据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学会观察事物和表达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够看图复述、理解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所需素材:提供本课相关图及文章的影视、声音、动画、文字、声音素材(如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目标:能够自己看图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看图写话所需素材:几幅图片,学生做完训练后可调出文字对照学习3、课文分析(1)知识目标:解作者简介;文章社会

12、背景;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方法(2)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动机;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及爱国主义情感教育(3)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方法(4)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方法(5)具体步骤:引课(背景资料介绍、作者简介、题目分析)知识目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情感态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及文章意境感知(创设情境学生朗读)知识目标: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能力目标: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目标:在感知课文的同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体现文章意境,引起情感共鸣讲授新课(创设情境、具体分析、情感体会)知识目标

13、:掌握字、词,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及中心思想能力目标:知道课文的内容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协作研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及团体协作精神师生反馈交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想象,大胆发言,思维应变能力教师小结课外拓展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及兴趣所需素材:提供大量与本课相关的影视、动画、图片、声音、文字资料,主要是有关本文写作背景,作者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作者简介。这些资料的提供将对老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给予很大的帮

14、助4、古诗词(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生平、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能熟读背诵古诗,懂诗词的意思及思想内涵(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独立背诵古诗(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热爱的思想感情及审美情感。(4)教学重点: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景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意思,(5)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6)具体步骤:引课(背景资料介绍、作者简介)知识目标:使学生对诗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与本诗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的有关情况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讲授新课(创设情境、具体分析)知识目标:掌握古诗文的

15、作者简介,与本课相关的有关资料,能够有感情朗读,背诵。掌握诗文中字词的解释,能说出诗文的意思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文情感态度目标:体会诗中意境,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会情感体会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看、听、读及借助多媒体手段,体会古诗的意境,与作者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更深入理解古诗思想内涵的目的朗读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文,并能说出古诗文的意思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古诗文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美、意美、境美,使学生对古诗产生热爱的情感赏析:欣赏、分析本课作者的其他作品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古诗,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背诵能力目标:能够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古诗文所需素材:与本课相关(古诗、古诗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简介、译文)的动画、影视、文字素材,用于创设情境练习习题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检测已学知识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学生自主训练能力目标: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小组协作讨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神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互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利用游戏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力目标:将所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游戏所需素材:提供大量的习题;提供交互式的动画素材,用以学生自主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