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6325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 座号 得分一、积累运用(共 28 分)积累(共 21 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2 分)A. 震悚(shng) 荒谬(mio) 溃退 (gu) 锐不可当(dng)B. 要塞(si) 瞥见(pi) 惊骇 (gi) 歼灭(qin)C俨然(yn) 幽咽( yn) 诘问(j ) 差使( ch )D阡陌(qin) 举箸(zh) 寒噤(jn) 仄歪 (z)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C. 虽然引用的都是

2、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 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1)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2)方场上 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3)1937 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 世界的大屠杀。(4)有一天,两个强盗 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A 阻止 排列 震惊 走进B 阻挠 分布 惊骇 闯进C 阻遏 散布 震惊 闯进 D 拦阻 停靠 惊骇 走进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 ,写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B

3、 蜡烛中的盲乞西本是一位仇恨侵略、渴望解放、热爱和平而富有爱心的南斯拉夫老妇人。C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九三年D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3 分)新华社北京 5 月 9 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 2001 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 1700 万人次的贫困生活的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 年,中央财政安排 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 2002年增加 2 亿元,2003 年进一步增加到 4 亿元。但所

4、资助面只占部地区贫困生的 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6根据要求默写。 (8 分)汉乐府长歌行中鼓励青少年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诗句是 , 。 ,芳草萋萋鹦鹉洲。晴空一鹤排云上,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 。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7.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2 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语文是

5、 运用(共 4 分)8. 国庆节到了,班级要开展“祖国颂”的主题班会,由你担任主持人,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请你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节目一:诗朗诵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 舒婷)节目二:歌曲走进新时代 (演唱者 张也)开场白(2 分): 串连词(2 分): 探究(共 3 分)9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1)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于 2002 年 1 月 29 日和 2 月 23 日,两次用火碱和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 5 只熊。据这位大学生自称,是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2 月 24 日,刘海洋被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6、(2)刘海洋在中学里曾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不光成绩好、守纪律、懂礼貌,而且热心班集体的事情,学校曾号召全校学生向他学习,三千多名学生中只有他穿着打补丁的校服。(3)刘海洋的母亲说:“他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干,到大四了,裤衩、袜子都是我给他洗的。 ”(4)刘海洋拥有两个书柜好几百本书,但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书一共不超过 30 本,其他都是数理化。二、阅读理解(共 42 分)(一)文言文阅读(10 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0、给加点字解释(4 分)华捉( )而掷( )

7、去之歆废( )书而观( )11、翻译下列句子。 (2 分)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12、假如你遇到如华歆那样的人,你会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4分)_(二)课内阅读(14 分)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

8、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孙犁芦花荡 )13、用

9、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3 分)14、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2 分)15、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 分)16、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2 分)17、 “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三)、现代文阅读(18 分) 赎回灵魂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然后,她看到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睁大着眼,内心出奇的

10、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直到贼离开。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她答,是。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

11、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也全是惊讶。是我给他的。她坚持说。这时,她看到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那个少年,泪如雨下。选自青年博览03 年 7 月18、文中“她”看见贼时,为什么不叫喊?(2 分)_ 19、文中“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是什么意思?(2 分)_20、文章题目叫“赎回灵魂” 。 “赎” ,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文中的“她”用什么赎回了少年的灵魂?(2 分)21、文中小偷偷了东西,女主人公反而救他,这种行为可用一个成语来说:_(2 分)22、通过“她”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三、作文(共 50 分)23 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