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5666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郭振之)期末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新的传播媒体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理论的影响、 3、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即分析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如何实现对媒介的控制问题)大众传媒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P158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因而它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目标,这些目标对媒介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我们研究大众传媒的控制,就不能不重视媒介的组织目标,具体地说,这些组织目标主要有:(1)经营目标这是大众传媒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大众传媒的经济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销售收益;二是产品销售收益,如报纸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等所带来的收益。相应地,媒介也必须面对来自上述两个

2、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媒介节目的发行量越大或者收听收视率越高,媒介的广告价值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在受众的利益与广告主的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两者之间往往具有对立关系。这种矛盾与对立的调和极为困难,而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媒介必须把这种调和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来完成,这便造成了对媒介的压力。除此之外,传媒组织还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的压力。(2)宣传目标这一目标主要是指宣扬和散播某种思想与意识形态以行使或扩大改思想或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言论,二是报道;前者是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宣传功能较为直接;后者则是通过对所报道事件的选择和加工来间接低达到宣传的目的。大

3、众传媒宣传目标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所有的大众传媒都服从或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它们必须代表着特定的利益,必须为此种利益摇旗呐喊。(3)公共性和公益性这二者是大众传媒特殊权利的来源,它们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以公共服务者的角色出现、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是大众传媒对社会所承担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大众传媒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诸方面都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因而它必须承担一定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大众传媒受社会和公众委托而拥有对某些“稀有” 公共传播资源(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进行支配和使用的特权,者也决定了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公共性和公益性要求传媒

4、的活动必须在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内进行。例如,传媒不得泄露国家机密,造成对国家利益的损害;不得煽动社会犯罪,破坏安定团结;不得损害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如隐私权和名誉权等。如上所述,传媒组织的活动受到它们自身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以及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但是,以上各种因素的制约程度随现实情况和媒介组织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国有或公营媒介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其活动更多地是受到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约;商业性的媒介则更多地受制于经营目标,其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媒介的传播活动中,这些来自媒介自身的控制是不可忽视的。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分析特定的社会制

5、度和传播制度对媒介的控制:新媒介的发展趋势:P153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什么是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什么是传播,传播的基本特点: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 运行。传播的基本特点: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第二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时候互动行为。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

6、的意义空间。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什么是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向后人们提示的环境。什么叫传播流:所谓“传播流” ,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信号与象征符号各自的特点:信号的特点: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象征符号的特点: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

7、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传播情境是什么: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如时间、地点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集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信息社会是什么: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机会

8、” 。人际传播的概念及特点: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有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效果有哪些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现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心态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的效果。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1、环境

9、认知效果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使用和满足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意义:1、受众的选择具有能动性,纠正了大众社会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2、揭示受众使用媒介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卡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2、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3、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意见领袖是什么?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

10、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内省式思考是什么?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什么?传播过程要素:1、传播者 2、受传者 3、讯息 4、媒介 5、反馈什么是主我、客我?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 (I) ,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Me) ,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关系的体现。选填题集合行为的现象:知沟

11、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批判学派起源于什么地方? 欧洲根据系统科学组成的客观世界三大要素:物质 能量 信息把关人的提出者及内容? 卢因媒介的高清晰度指什么? 指包含极大信息量,同时观众的参与程度较低。(麦克卢汉)广播、电视、收音机是什么的延伸? 听觉能力的延伸根据格伯纳提出的培养理论,起显著特点的媒体是什么? 电视5W 传播模式的第一要素发展成了哪一种研究?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控制研究地球村是谁提出的? 麦克卢汉20 年代初到 30 年代末,传播效果的核心理论? 子弹论流言的特点是

12、什么?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2、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是以 19 世纪 30 年代 大众报刊 的出现为标志的?警钟效果又称什么? 恐惧诉求沉默的螺旋、个人对社会孤立的一种什么态度? 恐惧麦克卢汉媒介的核心观点 媒介即讯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三点?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高和较低:“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低者说服效果较佳,而“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高者说服效果较佳。什么的产生是完成动物到人类的转变的重要标志? 语言的产生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公共宣传分为哪三类型? 公关宣传、广告宣

13、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把关人是谁的立场? 媒体组织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一种病理现象 媒介依存症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社会信息的 传递 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 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 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 传播

14、障碍和传播隔阂。基本功能:a. 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 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6、传播情境的定义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

15、可;讯息:由一 组相互关联 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媒介:即传 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反馈:受传 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 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信息传播属于与人 类的精神生 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 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 “交流 ”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

16、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发生条件: 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 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 类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