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24437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必备(历史)习题精编: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含解析)_8936947.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1. (2018山东东营)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2. (2018山东淄博)人民军队是保卫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在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组建最晚的是()A. 陆军 B. 空军C. 海军 D. 战略导弹部队3. (2018吉林长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

2、”的方针D.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4. (2018山东临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这“五项原则”的是()A. 毛泽东 B. 周恩来C. 尼赫鲁 D. 吴努5. (2018山东德州)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是我国新时期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我国上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A.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中日正式建交C. 尼克松访华D.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6. (2018江苏苏州)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

3、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见下图)。在这次会议上()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7. (2018海南)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与图中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A.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D. 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8. (2018山东菏泽)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A. 重返联合国 B. 中美建交C. 中日建交 D.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9. (2018广东)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A. “求同存异”方针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0. (2018湖北孝感)“这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及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下图,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5、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 中日关系正常化11. (2018云南)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下列哪次会议后()A. 1922年华盛顿会议B. 1954年日内瓦会议C. 1955年万隆会议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12. (2018安徽)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中日两国建交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改善D.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3. (2018河北)下图反映的史实()1972年2月27日,招待尼克松总统的宴会A.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B.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对中国外交和

6、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D. 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14. (2018福建)下面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吊高球“乒乓外交”蒋介石阻止了中美交往中美关系缓和中美正式建交A. B. C. D. 15. (2018山东青岛)“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B. 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D.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16. (201

7、8山东威海)2017年11月8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回顾历史,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实行了敌视政策B. 1952年,美国被迫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C. 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7. (2018江苏盐城)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 中美签署建交公报18. (2018内蒙古赤峰)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

8、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A. 朝鲜停战协定 B. 中日邦交正常化C. “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9. (2018山东滨州)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A. 参加万隆会议 B. 重返联合国C. 尼克松访华 D. 中美建交20. (2018宁夏)如图,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A.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C.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1. (2018湖南郴州)外交是一个

9、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丝绸之路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 7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

10、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材料三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

11、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一例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2. (2018重庆A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

12、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措施。摘编自魏承恩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材料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

13、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家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必须秉持共商共建的发展新理念。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可以“求同”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总理进行“补充发言”的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获得怎样的“中国智慧”?参考答案1. 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2. D解析:1927年,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即陆军)的开始;19

14、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故选D项。3. B解析:1953年底,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 B5. D解析:A项发生在1971年;B、C项发生在1972年;D项发生在1955年。故选D项。6. B解析:“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是指万隆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7. A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时的情景。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A项。8. A解析: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即可排除D项;A项发生在1971年;B项发生在1979年;C项发生在1972年,因此重返联合国是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9. D解析:从“1971年10月28日”“制造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等关键词可以判断,社论评述的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0. C解析: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冲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层层阻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变了联合国成立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