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7 怎么都快乐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219708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7 怎么都快乐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7 怎么都快乐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7 怎么都快乐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7 怎么都快乐 人教(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怎么都快乐【教学目标】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玩、很”等7个字。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

2、?(生交流)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二、学习生字词。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3.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怎、篮、连、运”都是前鼻音;“绳、讲”是后鼻音; “玩”是左右结构,“王”作偏旁时,最后一横改为提。三、了解文章结构。1.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2.老师点拨,全诗共4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四、学习第一节(一个人玩)。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你仿

3、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结合课文插图,学生交流。 (1)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 (2)想一想,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3.讲解动宾结构的词语。踢毽子、搭积木。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三节。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第二、三节,说说两个人、三个人分别可以玩些什么?1.指名分别读第2,3小节,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哪个游戏两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可以玩?(讲故事)2.学生自由读第2,3小节,边读边画出写“讲故事”的句子。3.引导发现:两个人讲故事和三个人讲故事的区别。出示句子: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

4、听。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比较朗读,体会讲故事多个人听的有趣和有味,了解“有劲”的意思。4.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不同游戏玩时的乐趣,感受诗句的节奏。5.根据省略号,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名称,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如打乒乓、猜谜语、下跳棋)二、读好第4节,体会快乐。 全班齐读第四节,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1.教师引读:一个人玩一一(很好!)两个人一一(很好!)三个人玩一一(很好!)四个人玩一一(很好!)许多人一起玩一一(更好!)2.学生自由朗读第4小节,思考:好在哪儿?3.交流,采用问答式、分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感受诗句的节奏。4.对比读第1小节和第4

5、小节,体会不同的快乐。三、朗读诗歌,加强巩固。1.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2.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比一比谁说得好。四、作业。 说一说你平时玩的游戏,以及游戏给你带来的快乐。【课文小结】这首诗歌分别讲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四个人玩”“许多人玩”的快乐,强调了集体的快乐,渗透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板书设计】 一个人玩 两个人玩 三个人玩 许多人玩 快 乐【教学反思】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玩都会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1.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内涵。“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用读来引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采用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自身感受,让学生入情入境。2.启发引导,自由表达。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放到文本中来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