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18237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春)_8357817.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永春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春)一、单选题1.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2018年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希望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植树造林,绿化沙漠B.大面积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C.治理河道,建设美丽乡村D.整顿高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答案】B 【考点】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绿化沙漠可减少空气中的粉尘等,A不符合题意;B、大面积围海造田会破坏水资源,B符合题意;C、治理河道可保护水资源,C不符合题意;D、整顿高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可保护环

2、境,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这类问题要从保护自然出发,对大自然不利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2.地方性甲状腺肿以远离海岸的内陆山区和半山区多见,主要病因是这些地方的饮水及土壤中缺碘。这里的“碘”指的是( ) A.碘单质B.碘元素C.碘离子D.碘原子【答案】B 【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解析】【解答】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钙”等指的均是元素。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察的是人体中的元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所以我们说的钙、钠、钾等都是元素。3.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

3、醋来止痒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并开窗排气C.多喝碳酸饮料(汽水)来缓解胃酸过多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先进行“灯火实验”【答案】C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利用的是中和反应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并开窗排气,B不符合题意;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呈酸性,和碳酸饮料会导致胃病加剧,C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要先做灯火实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由选项知,皂角素是碱性物质,应选择与碱

4、性物质反应的并且是涂在皮肤上没有伤害的物质才行。B、 厨房煤气大量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排气,同时需要注意切勿遇火以免发生爆炸。C、碳酸饮料中含碳酸,显酸性,胃酸中的盐酸也显酸性,两者在一起不仅不会缓解胃酸,还会加重。D、了解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掌握其性质为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先做实验进行检测。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乙物质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零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丙物质不可能是有机化合物【答案】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

5、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A不符合题意;B、甲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符合题意;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丙属单质,不属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明确物质的分类,进而判断其化合价,单质化合价为0;B、熟悉化合物的定义,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符合定义,所以甲是化合物;C、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未发生改变。D、判断丙物质的分类,然后看是否符合有机化合物的分类。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洗油污过程发生乳化作用B.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一定是金属材

6、料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纯水和溶液D.灼烧闻气味可鉴别丝绸和晴纶【答案】D 【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解析】【解答】A、汽油洗油污过程发生的是溶解,不符合题意;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不一定是金属材料,还可能是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C、一般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纯水属软水,但溶液不一定是硬水,不符合题意;D、丝绸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晴纶燃烧时有特殊的气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学会区分溶解与乳化,两者切勿混淆;B、要对金属材料的分类掌握,化学中有金属材料、合成材料等,要学会区分;C、肥皂水的作用是鉴别软水和硬水的;D、化学中通过灼烧可

7、以鉴别丝绸和晴纶,燃烧时候味道不同,然后进行区分。6.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的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水溶液呈碱性,它能使促进蚕丝表面的丝胶蛋白质水解而除去,从而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盐B.烧碱C.草木灰D.熟石灰【答案】C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由信息可知这种“碱剂”属于盐,且溶液呈碱性。A、食盐属于盐,但溶液呈中性,不符合题意;B、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不符合题意;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盐,溶液呈碱性,符合题意;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8、。【分析】分析题目得,这种碱剂的主要成分是盐,水溶液呈碱性。逐一对照四个选项,并对四个选项的化学式以及性质有所掌握。可知C符合题目中条件。7.有一种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而成的无色糊状物可用作防火涂料。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所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隔绝了楼板与空气的接触B.清除了可燃物C.使楼板的着火点升高D.降低了楼板的温度【答案】A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隔绝空气,也就是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效,A符合题意;B、清除可燃物可以断绝火源,B不符合题意;C、着火点不能升高,C

9、不符合题意;D、没有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测定溶液pHC.点燃酒精灯D.闻气味【答案】D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 【解析】【解答】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A不符合题意;B、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B不符合题意;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

10、不符合题意;D、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熟练掌握实验室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过滤操作中必须要用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A、过滤需要用到玻璃棒。B、测溶液PH值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C、酒精灯的操作过程中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未燃着的酒精灯,以免酒精洒落,引起火灾。D、图示为实验室中正确闻气味的方法。9.图1中为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中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溶解度

11、曲线为甲曲线B.降温可使Y的溶解度增大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X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更多【答案】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会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由图2现象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X为乙曲线;硝酸铵溶解温度降低,由现象可知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即Y为甲曲线。A、X为乙曲线,A不符合题意;B、降温可使Y的溶解度变小,B不符合题意;B、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不符合题意;D、t3时,X的溶解度小于Y

12、的溶解度,即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X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更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明确氢氧化钠与固体与硝酸铵固体溶解时的吸热放热情况,确定甲乙曲线的物质,然后利用图示进行解体。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滴加无色酚酞试剂B除去 CO2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D比较 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 Fe和 Ag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A.AB.BC.CD.D【答案】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均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A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C、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不能与碳酸钠反应,C不符合题意;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比较 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可将 Fe和 Ag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铁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