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14047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解析版)_1040541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中考化学巩固练习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为了有效防止汽车尾气污染,北京市汽车燃料的使用正在逐渐用新的清洁燃料取代目前的汽油下列燃料中:煤 天然气 乙醇 一氧化碳,属于较清洁燃料的是()ABCD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

2、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是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给电褽斗通电产生的热量B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C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D给电动车充电,储存在电瓶内的能量6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7森林初发火灾时

3、,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8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9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通入量二、非选择题10如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

4、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11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

5、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12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2)某同学对乙醇溶液呈现酸碱性产生了疑惑,请参与讨论:【提出问题】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含有“氢氧根”,所以猜测它的水溶液应该显碱性【实验

6、设计及操作1】取乙醇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为 色,则说明乙醇溶液不显碱性为什么乙醇溶液不呈现碱性呢?【解释与结论】通过乙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可知乙醇溶液几乎不导电说明乙醇溶液中不含带电的离子,即不含 (写出离子符号),所以乙醇溶液不显碱性(3)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量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以下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和CO2,应将乙醇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至右顺序填装置编号) ,正确连接后的装置仍存在不足,请指出其不足之处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编号装置装置中A、B两瓶均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其作用分别是 , ;装置中所盛溶液名称是 ,其溶液的作用是 与乙醇结构相似的化合

7、物还有甲醇(CH3OH)、丙醇(C3H7OH)、丁醇(C4H9O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则含8个碳原子的醇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解答】解:煤、一氧化碳对环境影响很大;乙醇和天然气对环境影响较小,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故选:D。2【解答】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B。3【解答】解: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的氧气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

8、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观察选项,故选:D。4【解答】解;A、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故A正确;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故B正确;C、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C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温,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故选:D。5【解答】解:A、电熨斗通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产生的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故选项错误;B、利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产生的电能不是由化学变化产

9、生的。故选项错误;C、液化石油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故选项正确;D、给电动车充电,储存在电瓶内的能量,该过程无及化学变化产生,故选项错误。故选:C。6【解答】解: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A。7【解答】解: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B、可燃物的在着火点

10、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故说法错误,可选;C、爆炸气浪带走了热量,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故选:B。8【解答】解: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可以灭火,但是会损坏电器。故选项正确;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既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图书资料。故选项正确。故选:A。9【解答】解:A、增加煤的用量并不能使煤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

11、。B、煤块粉碎后增加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其充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煤充分燃烧没有关系,故此选项错误。D、减少空气通入量,会使煤不能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0分)10【解答】解:(1)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碳酸钙,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所以A可能是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能与B反应,所以B可能是氧气,生成的D可能是二氧化碳,所以C可能是氢气,E能生成碳酸钙,所以E可能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H2;(2)D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

12、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3)FD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H2;(2)CO2+2NaOHNa2CO3+H2O;(3)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11【解答】解:(1)石蜡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D(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能使石油液化气充分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故填: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3)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

13、是:让白烟通过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12【解答】解:(1)A、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是不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C、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属于混合物;D、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填:ABD;(2)因为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根据结论乙醇溶

14、液不显碱性,所以不变色,仍然为紫色;故填:紫;【解释与结论】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由于该溶液不显碱性,所以没有氢氧根离子,由于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符号为OH;故填:OH;(3)I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如果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再用氢氧化钠把二氧化碳除尽,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看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再通过氧化铁,看是否能再产生二氧化碳;IIA证明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是为了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B证明乙醇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完全除尽后才能再检验通过氧化铁是否有新的二氧化碳生成;III根据观察可知规律为CnH2n+1OH,所以8个碳原子的醇的化学式就是把n换成8,所以化学式为C8H17OH故答案为:I;没有尾气处理装置;IIA证明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B证明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澄清的石灰水; 证明中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从而说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IIIC8H17OH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