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机构典型例题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9095914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机构典型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齿轮机构典型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齿轮机构典型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齿轮机构典型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齿轮机构典型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轮机构典型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机构典型例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1 已知z1=15,z2=53,z3=56,z4=14,中心距a12= a34=70mm,压力角 =n=20,模数m = m n = 2mm,正常齿。试问:(1) 如两对齿轮均采用直齿圆柱齿轮,采用何种传动类型,可以满足中心距a12= a34=70mm,此时啮合角各为多大?(2) 如轮1、2采用斜齿轮,轮3、4仍采用直齿圆柱齿轮(a) 轮1,2的螺旋角?(b) 轮1是否根切?(c) 轮3、4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d) 若为防止根采用变位齿轮,则轮3、4的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有何变化?解:(1)因为两对齿轮传动的实际中心距为而所以轮3、4采用标准齿轮传动或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可满足实际中心

2、距的要求。而轮1、2必须采用正传动才可以满足实际中心距的要求。轮3、4的啮合角为:轮1、2的啮合角为:(2)(a)轮1、2的螺旋角(b)轮1会发生根切。因为斜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c)轮3、4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为:最小变位系数为正值,说明为了避免根切,要采用正变位;最小变位系数为负值,说明该齿轮在xxmin=2.29的条件下采用负变位也不会根切。(d)为防止小齿轮根切,采用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因为轮4为正变位齿轮,所以其分度圆不变,齿顶圆增大,齿根圆也增大。 因为轮3为负变位齿轮,所以其分度圆不变,齿顶圆减小,齿根圆也减小。例2 用齿条刀具加工一直齿圆柱齿轮。设已知被加工齿轮轮坯的

3、角速度 1=5rad/s,刀具移动速度为0.375m/s,刀具的模数m=10mm,压力角=20。(1)求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2)若齿条中线与被加工齿轮中心的距离为77mm,求被加工齿轮的齿厚;(3)若已知该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时的传动比i12=4,当无齿侧间隙的标准安装时,中心距a=377mm,求这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 r 1,r 2及其啮合角。解:(1)由于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节圆与分度圆相重合,且与刀具的节线做范成运动,则有 r 11=v刀 而 r 1=m z 1 / 2 故得 z1=2v刀/(m1)=2375/(105)=15(2)因为刀具安装的距离L=77mm,大于被加工

4、齿轮的分度圆半径 r 1=75mm,则被加工齿轮为正变位,其变位量为 x m = Lr 1= 7775 =2 mm x=x m / m =2/10 =0.2故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齿厚为(3)求两轮的节圆半径r 1,r 2及其啮合角由两轮的传动比 i12和实际中心距a可知将上两式联立求解得 r 1=75.4 mm r 2=301.6 mm两轮的标准中心距为 a=m (z 1+z 2) /2= 10 (15 + 60) /2 =375 mm由式a cos=a cos 可求得例3 已知一对渐开线外啮合齿轮的齿数z1 = z 2 = 15,实际中心距a =325 mm,m= 20 mm,=20,h a*

5、=1。试设计这对齿轮传动。解 (1)计算两轮变位系数标准中心距啮合角因两轮齿数相等, 故取 x1 =x2 xmin , 在加工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由于x1 +x2 0,故该齿轮属于正传动。(2)计算两轮几何尺寸中心距变动系数 齿高变动系数分度圆半径 齿顶圆半径 齿根圆半径 基圆半径 (3)检验重合度及齿顶厚s a 齿顶圆压力角 重合度分度圆齿厚齿顶圆齿厚齿顶厚sa 0.4 m =8 mm, 齿顶厚合格重合度虽然大于1,但小于许用重合度。改变齿数,取z 1 = z 2 =16 ,其它参数不变,重新设计。(略)例4已知一对标准齿轮传动的参数为:m= 4 mm,=20,z1 = 36,z 2= 60若

6、安装时中心距比标准中心距大了1毫米,试计算:1)两轮的节圆半径;2)啮合角。解:(1)标准中心距为 实际中心距为两方程联立求解得:(2)啮合角例5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均为2 mm, z 1=15, z 2 =32, z 2 =20,z 3 =30,要求齿轮1,3 同轴线。试问:(1)齿轮1,2 和齿轮2,3应选什么传动类型最好?为什么?(2)若齿轮1,2改为斜齿轮传动来凑中心距,当齿数不变,模数不变时,斜齿轮的螺旋角为多少?解 (1)齿轮1,2 和齿轮2,3的传动中心距分别为根据其中心距,选2 ,3为标准齿轮传动,而齿轮1,2为正变位传动。实际中心距取为a =50 mm,此

7、方案为最佳。因为,齿轮2 ,3的中心距较大,选其为标准传动,使设计、加工简单,互换性好,同时也避免了齿轮2,3采用负变位不利的情况。齿轮1,2采用正传动,一方面可避免齿轮发生根切,如齿轮1 z1=1517, 故必须采用正变位;另一方面齿轮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都有所提高。(2)齿轮1,2改为斜齿轮传动时,由题意要求:两轮齿数不变,模数不变,其中心距为 例6 某牛头刨床中,有一渐开线外啮合标准齿轮传动,已知 z 1 =17,z 2 =118,m=5 mm,ha*=1,a =337.5 mm。检修时发现小齿轮严重磨损,必须报废。大齿轮磨损较轻,沿分度圆齿厚共磨去0.91 mm,可获得光滑的新齿面,拟

8、将大齿轮修理后使用,仍使用原来的箱体,试设计这对齿轮。解 由由于修理后仍使用原来的箱体,即中心距不变(采用高度变位齿轮传动)故分度圆半径 基圆半径 齿根圆半径 齿顶圆半径 齿顶圆压力角 重合度 1、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中心距O1O2=100mm,模数m=4mm,压力角=20,小齿轮主动,传动比i=1/2=1.5,试:(1)计算齿轮1和2的齿数,分度圆,基圆,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并在图中画出;(2)在图中标出开始啮合点B2、终了啮合点B1、节点p、啮合角和理论啮合线与实际啮合线。(3)在图上标出齿顶压力角a1、a2(以中心角表示);(4)求重合度(有关寸可直接由图上量取)。解:(1) 尺寸标注如图所示。(2)从动轮齿顶圆与理论啮合线的交点为开始啮合点B2,主动轮齿顶圆与理论啮合线的交点为终止啮合点B1。开始啮合点B2、终了啮合点B1、节点p、啮合角和理论啮合线N1N2与实际啮合线B1B2如图所示。(3) 齿顶圆压力角a1、a2如图所示。()(4)重合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