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9089441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1部分 基础 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2015山西10题2分)完善作者小档案。 2.(2012山西4题4分)好书点亮智慧,阅读 伴我成长。请结 合 你读过 的一本好书,表达此书对 你的有益影响。(不少于50字) 【解析】此题类 似于名著推介,只是要从“对你的影响”的角 度分析。选择 的好书要真正对自己有触发,有影响,才能有话可 写,写得才会流畅,语言才能感人,把书对 你的影响感染给别 人 。这道试题难 度要大一些,不仅是熟悉名著的人物和情节,而且 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还要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 考点一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一、古代文体 1.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

2、造的歌词 ,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词牌是曲 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的 “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2.民歌体诗歌:是依照民歌样式所写的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 人民的口头创 作,是在口头流传过 程中经过 不断加工而成的诗 歌,如敕勒歌。 3.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4.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 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 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 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 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 或某种现象的看 法,从本质上说,它是

3、属于议论 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 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 爱莲说 等。 5.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 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 、意见书 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 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 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思,奏 以按 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 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 征。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 葛亮的出师表即为“表”中范例。 6.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 言的文字,叫作“

4、赠序”,内容多是对 所赠亲 友的赞许 、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7.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 ,内容多 含颂扬 、警戒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8.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 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 ,是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 或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 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 散文或者“杂记 ”(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 的诗前序文)。除 桃花源记,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 游记核舟记等。 9.传: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

5、般来说多为记 述那些在 历史上较有影响且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 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 为他人所写,也有写自己的传记 。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10.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 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 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可以写私人化 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二、作家作品并称 1.“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三吏”“三别”:指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6、。“三吏”指石壕吏 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 别。 3.永州八记:指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永州时写的八篇游记散文 ,依次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小石城 山记。 4.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指罗贯 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 的水浒传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5.四大谴责小说:指李宝嘉的官场现 形记、吴趼人的二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 6.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7、 王。 10.李杜:李白和杜甫的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11.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2.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代的赵孟 。 13.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曾巩。 14.苏辛:苏轼 、辛弃疾。 15.苏黄:苏轼 、黄庭坚。 16.三苏:苏洵(老苏)、苏轼 (大苏)、苏辙 (小苏)。 17.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8.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白 、马、郑。 19.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 国的欧亨利。 20.世界

8、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 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夏洛克(英国作家莎士比亚 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理 死魂灵中的人物)、阿巴贡(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吝啬 鬼(又译悭吝人)中的主人公)。 1.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泛指幼年。 5.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 6.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7.及笄:女子十五岁。 8.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9.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10.而立:三十岁。 11.不惑:四十岁。 12.知天命

9、、半百:五十岁。 13.花甲、耳顺:六十岁。 14.古稀:七十岁。 15.耄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耋指七 十岁(一说八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1.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2.三秦:指陕陕西一带带地区,古代为为秦地。项项羽灭灭秦后,把秦地 分为为雍、塞、翟三部分给给秦军军三位降将,故称三秦。 3.河北、河南:分别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4.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 5.三江:泛指长长江中下游地区。 6.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兖、青、徐、扬扬、荆荆、豫、 梁、雍。一般地说说,“九州”泛指中国。 7.江河:指长长江和黄河。 8.岱:泰山。 9.五岳:东

10、东岳泰山、西岳华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 山。 10.京口:指现现在的镇镇江。 11.海内:古代传说传说 我国疆土四面环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为“海内” 。 12.阴阳:阴,指山的北面、河流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河 流的北面。如“华华阴”指华华山的北面。 1.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2.薄面:为为人求情时谦时谦 称自己的情面。 3.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谦辞)。 4.过誉:谦谦辞,称别别人过过分称赞赞自己。 5.寒舍:对别对别 人称自己的家。 6.后学:后进进的学者或读书读书 人,多用作谦谦辞。 7.晚生:后辈对辈对 前辈谦辈谦 称自己。 8.拙笔:谦谦称自己

11、的文字或书书画。 9.垂问:敬辞,表示别别人(多指长辈长辈 或上级级)对对自己的询问询问 。 10.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请托或感谢时谢时 用。 11.阁下:敬称对对方,今多用于外交场场合。 12.贵庚:询问对询问对 方年龄时龄时 的敬辞。 13.海涵:大度包容,多用于请请人原谅谅自己。 14.惠存:请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书籍等纪纪念品时时所题题写的 上款。 15.惠顾:惠临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对顾 客。 16.惠赠:敬辞,指对对方赠赠予财财物。 17.借光:用于请别请别 人给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询问 。 18.久仰: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见面。 19.赏脸:客套话话,用于请对请对 方接受

12、自己的请请求或赠赠品。 20.托福:客套话话,依赖别赖别 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别 人的问问候。 1.岁寒三友:松、竹、梅。 2.花中四君子:梅、兰兰、竹、菊。 3.文人四友:琴、棋、书书、画。 4.文房四宝:笔、墨、纸纸、砚砚。 5.四库全书:经经、史、子、集。 6.三皇五帝:“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娲、神农农 ;“五帝”指黄帝、颛顼颛顼 、帝喾喾、唐尧尧、虞舜。 7.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纵横家、杂杂家、农农家。 考点二 名著阅读 一、繁星春水 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原名谢谢婉莹莹。现现代著

13、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诗诗人、翻译译家。 2.体裁:诗诗歌 3.成因:受印度诗诗人泰戈尔飞鸟飞鸟 集影响写成。 4.内容:(1)对对母爱爱与童真的歌颂颂。(2)对对大自然的崇拜与 赞颂赞颂 。(3)对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艺术 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诗词 和泰戈尔哲理小诗诗之长长,善于 捕捉瞬间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 而意味深长长。语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莹明丽丽,明白晓畅晓畅 而又情 韵悠长长。 6.阅读阅读 感受:哲理性强,文字轻轻柔雅丽丽,韵律浑浑然天成,意境 优优美清丽丽,表现现出一种女性的纤纤柔。以“自然”“童真”“母爱爱”为为主 题题,表达

14、了她对对母亲亲的情感、对对孩子的喜爱爱、对对自然的赞叹赞叹 及 对对人生的理解。 二、伊索寓言 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1.作者:伊索,相传传是公元前6世纪纪古希腊人,善于讲讲故事。 2. 文学价值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传最广的寓言故 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艺术 魅力受到各国人 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爱。 3. 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现实 ;批评为评为 富不仁; 表现劳动现劳动 人民的聪聪明才智;对恶对恶 人不能心慈手软软;要尊重自然 规规律,讽讽刺好逸恶劳恶劳 等。 4.精彩情节节:龟龟兔赛赛跑狼来了农农夫和蛇赫剌克 勒斯和财财神蚊子和狮狮子鼹鼠等。

15、农农夫和蛇的故事 就告诫诫人们对恶们对恶 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软。狼和小羊、猫和鸡鸡 就以绝绝妙的讽讽刺笔法,揭露了统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5.艺术艺术 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拟拟人化手法,形象鲜鲜 明。 6.流传谚语传谚语 :“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说葡萄酸的”。 三、童年 在苦难中长大 1. 作者:高尔基(苏联),是伟伟大的无产阶级产阶级 作家,主要作品 有自传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间,我的大学。 2. 体裁:长长篇小说说 3. 内容:小说讲说讲 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岁岁到十岁这岁这 一时时期的 童年生活。小说说从“我”随母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 去“人间间”混饭饭吃结结束,生动动地表现现了俄罗罗斯19世纪纪七八十年代下 层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形象及对应对应 的典型情节节和性格特征: 5.文学价值值:小说说的基调调是严肃严肃 ,低沉的。读读起来令人悲哀但 又不过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恶中看到善良,在 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剧的氛围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们战胜 悲 剧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6.经经典名句:人生是艰艰苦的。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 个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华的;没有幸福的, 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 当全世界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