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PPT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9079313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道路勘测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道路勘测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道路勘测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道路勘测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PPT(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1/4,第五章 选 线,1、选线定义: 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的全过程。 2、选线步骤: 全面布局(基本走向)、逐段安排(局部方案)、具体定线(标定中线) 3、工作过程: 由粗到细、轮廓到具体、 由粗到细、轮廓到逐步深入、分阶段进行。,2020/1/4,第一节 概 述,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二、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植被,2020/1/4,1地形: 1)平原、微丘地形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

2、一般在3以内。 (2)微丘地形指起伏下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3)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2)山岭、重丘地形 (1)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2)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 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3)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

3、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2020/1/4,1多方案比选 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及城镇的关系 选线应根据公路的性质和任务,综合考虑沿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使路线在路网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在控制点选择中应全面权衡、分清主次,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高速公路及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以接城镇环线或用支线连接。 3弄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4注意与农业的配合,严格保护耕地 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林园等。 5注意

4、立体线形设计 路线设计是立体线形设计,选线时必须予以考虑。 6注意文物保护 7.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地形,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计。,2气候: 气候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大气降水量及其强度和形态、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延续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施工期限和条件。 3水文及水文地质: 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的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路基岩层滑坍的可能性。 4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决定地基及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确定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

5、也决定土石方工程施工难易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5土质: 土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型式和结构的确定。 6植被情况: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径流、水土流失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土壤的水理和热理状况。,2020/1/4,二、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比选 2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及城镇的关系 3弄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4注意与农业的配合,严格保护耕地 5注意立体线形设计 6注意文物保护 7.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2020/1/4,三、选线的步骤与方法,(一)选线的步骤 1总体布局:基本走向 总体布局阶段主要研究路

6、线大方案,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的大控制点,以确定基本走向。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 2逐段安排: (局部方案也即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 3具体定线:标定中线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路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2020/1/4,(二)选线方法 1、实地选线 2、纸上选线 3、自动化选线,2020/1/4,1、实地选线 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现场实地进行勘

7、察测量,经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法。 适用于:一般等级较低、方案比较明确的公路。 实地选线特点 优点: 简便、切合实际; 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作出的方案比较可靠; 定线时一般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 缺点: 野外工作量很大,体力劳动强度大; 野外测设工作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大; 由于实地视野的限制,地形、地貌、地物的局限性很大,使路线的整体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2020/1/4,2、纸上选线 -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线方法。 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地物及路线方案十分复杂的公路。 纸上选线特点 优点: 野外工

8、作量较小; 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的路线更为合理。 缺点: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步骤: 实地敷设导线; 实测地形图; 纸上选定路线; 实地放线。,2020/1/4,3、自动化选线 基本作法:测得航测图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把选线设计的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将设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则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自动选线、分析比较、优化,最后自动输出全部设计图表。 自动化选线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绘图仪代替人工去作大量、繁重的计算、绘图、分析比较工作,使选线方案更合理、省工省时。这已成为当今高等级公路选线的常用方法。,2020

9、/1/4,路线方案:是根据指定的路线总方向和设计道路的性质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和复杂的自然条件等拟定的路线走向。 目的:合理的解决设计道路的起、讫点和走向(中间控制点)。 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二、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和步骤 三、路线方案选择示例,第二节 路线总体布局与方案选择,2020/1/4,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体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10、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筋、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4其他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2020/1/4,(一)方法及步骤 1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

11、、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二、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和步骤,2020/1/4,(二)比较的内容,1)技术指标:,(1)路线长度及其延长系数 (2)转角数 (3)转角总和与转角平均度数 (4)最小曲线半径数 (5)回头曲线数 (6)与既有道路及铁路的交叉数目(包括平交和立交) (7)限制车速的路段长度(指居住区、小半径转弯处、交 叉点、陡坡路段等),1、单项指标比选,2020/1/4,(1)土石方工程数量 (2)桥涵工程数量 (3)隧道工程数量 (4)挡土墙工程数量 (5)征地数量及费用 (6)拆

12、迁建筑物及管线设施的数量 (7)主要材料数量 (8)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 (9)工程总造价 (10)投资成本效益比 (11)投资内利润率 (12)投资回收期,2)经济指标,2020/1/4,2、综合论证,1)基本走向 2)路线预期功能的体现,(1)路线走向 (2)使用任务与性质 (3)在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4)对方针及政策的体现 (5)线形及工程规模难易,占地与拆迁多少 (6)投资与受益关系的分析,2020/1/4,3)宏观影响因素(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以及战备、支农、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贯彻和体现

13、程度。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等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对道路的影响,要求的路线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其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材、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的影响,以及施工期限长短等。 (4)其它如与沿线历史文物、革命史迹、旅游风景区的联系,2020/1/4,图5-1 路线方案比选例一,例一,三、路线方案选择示例,2020/1/4,单项指标比选,某路各方按主要指标比较表 表5-1,综合

14、论证,第三、四方案路线过于偏离总方向,较一、二方案长l00km150km,虽然多联系两、三个县、市,但对发展地区经济所起的作用不大。 第三方案线形指标较低,将来改造难以提高; 第四方案又与现有高压电缆线连续干扰,不易解决。因而第三、四方案采用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方案虽路线最短,但与铁路严重干扰,于战备不利,且用地较多,最后选择推荐了路线基本走向合理、线形标准较高、用地省、投资也较经济的第一方案。,2020/1/4,图5-2 路线方案比选二,例二,2020/1/4,某公路南、北方按主要指标比较表 表5-2,单项指标比选,综合论证,路网构建 工程难易 旧路利用,2020/1/4,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

15、线,平原(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 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 二、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2020/1/4,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一)平原区自然特征 (二)平原区路线特征,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2020/1/4,(一)平原区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度以下。平原区是地面高度变化微小的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平缓,有时有轻微的波状起伏和倾斜; 2、地物特征: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

16、管网密布; 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 3、地质和水文条件: 平原地区除泥沼、盐渍上、河谷漫滩、草原、戈壁、沙漠等外,一般多为耕地; 一般不良地质现象较少,偶有软土和沼泽地段。 往往排水较困难,地面积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 河流较宽,比降平缓,泥沙淤积,河床低浅,洪水泛滥宽。,2020/1/4,(二)平原区路线特征 1、 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一般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面上,坡度平缓,以低路堤为主。 2、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 3、易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2020/1/4,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 二、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2020/1/4,(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图5-3 跨河路线比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